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6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7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胞外聚合物对好氧颗粒污泥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国内外对胞外聚合物和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简要介绍了胞外聚合物的提取和测定方法;着重分析了影响 EPS 含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有机负荷、水力剪切力、沉降时间、废水水质等;详细论述了其主要成分蛋白质和多糖以及其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结构稳定性作用机理,探讨了 EPS 对颗粒污泥传质的影响;并提出了建立EPS标准提取方法、EPS组分对污泥沉降性的影响机制以及EPS中其它组分如腐殖质和通过共价、絮凝作用等结合的无机物对好氧颗粒化过程所起的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将会是今后的研究重点,进一步的研究有望揭示EPS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和稳定影响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焦化废水成分复杂、具有生物毒性和难降解的特性,经过预处理和生物处理后,出水中仍残留了对环境、生态影响的不确定性组分,制约了尾水回用和安全排放。为进一步削减COD排放量,分析了出水中的污染物构成并采用O3/UV与流化床耦合技术对其进行深度处理,探讨了O3/UV氧化去除COD的运行条件。结果表明,生物处理出水中含有多种未被降解的无机离子和有机污染物组分;碱性条件下的COD去除率优于酸性条件下的,且pH值=9.0时达到最佳;O3/UV工艺对COD的去除率明显高于单独O3和UV法的;同时,催化剂和进水流量对COD的去除率有显著影响。当连续进水流量为4 m3/h时,经O3/UV工艺处理后除NH3-N外,无机离子和有机物的种类及含量变化明显,其运行成本约为0.12元/m3。因此,O3/UV和流化床耦合工艺可用于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4.
根据材料加工行业对其所生产的产品材料进行信息标注的需要,对实现刻字全部流程的机械结构进行了规划设计,实现了从上料到刻字再到刻完字下料的自动化,既节省了人力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三重环流生物流化床的流体力学与传质特性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从气相含率,液体循环速度和体积氧传质系数方面研究自行设计新型结构的三重环流生物流化床的流体力学与传质特性。流化床反应器的有效体积23L,实验条件是以空气为气相,水为液相,树脂为固相,固含率分别为0%,3%,6%和9%。实验结果表明,气相含率是影响反应器流体力学和传质特性的主要因素,气相含率增大可降低液体循环速度,增大体积氧传质系数。  相似文献   
6.
针对精细化工废水处理难以稳定达标的现状,通过GC/MS法跟踪测定某精细化工园区废水处理厂生物系统进水与出水中的有机组分并分析其变化,采用拓扑分析法对进水中检测出的有机物生物降解性与毒性进行定量构效研究,评估了拓扑分析结果与出水中有机成分的吻合程度.结果表明,经生物处理后,进水中含有的酸、醇及部分苯酚和苯胺类有机物能被有效降解,但氯代苯胺、氯代硝基苯、甲氧基苯系物、腈及含氮杂环化合物等物质在出水中仍能被检出,此类有机物大部分属于难降解有机物且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性,从而导致出水不能达标排放.研究结果指出,针对含有毒/难降解有机物精细化工废水的处理,应着重考虑QSAR分析结果中低PCD、低LC50值有机物的优先控制,采用有效的预处理措施和生物强化工艺是实现废水稳定达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O3催化氧化法去除焦化废水中的污染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O3催化氧化法去除焦化废水中经生物处理后的残余污染物,考察了气相中O3浓度、气体流速、金属离子催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在O3分子的直接氧化下,TOC去除率较差,废水的脱色时间为120min左右;在Cu2 、Co2 、Fe2 、Mn2 等金属离子催化氧化下,废水的脱色时间缩短至60min,出水接近无色.  相似文献   
8.
利用超临界平台和定容燃烧弹系统,将低亚临界态(low sub-critical state,LS-CS)、亚临界态(sub-critical state,S-CS)和超临界态(super-critical state,Sup-CS)等不同状态的汽油,喷入到超临界环境(super-critical environment,Sup-CE)。依托纹影系统,得到汽油在超临界环境中的喷雾特性,并与常温常压环境(ambient temperature and atmospheric pressure environment,ATAPE)汽油喷雾特性进行详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超临界环境下,同一喷射时刻,随着喷油温度的升高,单孔喷油器的喷雾贯穿距先增加,后平稳下降,但在超临界态一直攀升;喷雾面积先上升,在亚临界态初段达到峰值后波动下降。5孔喷油器的喷雾贯穿距先平稳上升,后急速下降到低于初始值;喷雾面积先增加,在亚临界态缓慢下降,在超临界态初期达到峰值后下降。此外,在喷射条件相同时,超临界环境下和常温常压环境下的喷雾形态发展有明显区别,由于超临界环境下喷雾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塌缩现象及气泡微爆现象主导喷雾的发展,喷雾贯穿距和喷雾面积随时间的变化量远小于常温常压环境下的喷雾贯穿距和喷雾面积。  相似文献   
9.
选取4种孔隙结构不同的炭质吸附剂木质(A_1)、椰壳(A_2)、煤质(A_3)和焦炭(H)吸附焦化废水中的总有机碳(TOC)成分,考察吸附性能、分子量大小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比表面积及介孔/微孔分析仪对吸附剂进行表征,探究吸附剂表面化学性质和孔径分布对焦化废水吸附差异相关性。结果表明:4种吸附剂表面性质相近,孔隙结构不同是其吸附性能差异的主要因素。比表面积:A_1(1723.59m~2/g)H(1716.19m~2/g)A_2(911.55m~2/g)A_3(505.23m~2/g),平均孔径:A_1(5.14nm)H(5.02nm)A_3(3.81nm)A_2(3.45nm)。Redlich-Peterson吸附等温线方程能更好地拟合吸附数据。分子量分布、UV_(254)、SUVA和EEMs说明微孔面积较大的A_1和A_2优先吸附低分子量(1000)有机物,A_3和H能够回收高分子量(1000~0.45μm)有机物,降低废水芳香构造化程度。焦化废水TOC中94.29%的有机物分子量小于10000,微孔(2nm)和较小中孔(2~10nm)更适合用焦化废水吸附处理。上述研究指出,吸附材料、孔结构与孔径分布、焦化废水性质、有机物分子结构之间存在相关性,通过性质的匹配来实现废水预处理优化的吸附分离工艺。  相似文献   
10.
三重环流生物流化床反应器的混合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三重环流生物流化床反应器混合特性,通过循环时间与混合时间的测定来比较三重环流五单重环流反应器的混合性能,发现三重环流反应器的混合时间较短。此外,对三重环流反应顺的物料分布测试结果可知正常流态化条件下所有工况其物料分布均接近全混流模型,离散程度随操作液流量的增大而减小,亦随操作气速的增大而变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