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1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江苏省地矿研究所的帮助下,我们将本省矿产资源蓝晶石、富镁粘土添加到高钛钾型碳钢焊条TH-110(E4313)药皮中,替代进口材料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蓝晶石与富镁粘土的化学成分及物理参数见表1.其中蓝晶石在1200℃~1450℃时的膨胀率为12~  相似文献   
2.
招掖金矿带成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明宝 《黄金》1989,10(7):5-9
  相似文献   
3.
衍射光学元件表面形貌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光路双波长相移干涉显微原理的新型 DOE三维表面形貌测量方法 ,并建立了相应的测量系统。理论分析和测量结果表明 ,测量系统纵向分辨率为 0 .5 nm,横向分辨率约为 0 .5 μm(NA=0 .4) ,在整个纵向测量范围内重复测量精度优于 1 .3nm,满足了 DOE表面形貌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半导体激光端点测长干涉仪实验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半导体激光端点干涉测长法是利用半导体激光频率调制特性的一种在长度的两个端点干涉测量长度的新方法。本文介绍基于这种测长方法研制的半导体激光端点测长干涉仪实验的基本原理,构成,定标方法和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微细台阶面表面形貌测量可能会出现平滑或失真现象的根源 ,提出一种基于测量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的解决方法。此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自行研制的衍射光学元件三维表面形貌测量系统中。  相似文献   
6.
在相移干涉中有时采用白光干涉来扩大深度测量范围,白光光源的使用,缩短了光束的相干长度,降低了测量精度。本文从干涉理论出发推导了白光相移干涉法测量三维表面形貌的计算公式,通过数值积分的方法分析了干涉光频谱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分析表明,在白光相移干涉测量中表面形貌的测量精度与中心波长和频谱宽度有关,白光频谱越宽,测量精度越低,中心波长越大,测量精度越高。  相似文献   
7.
在偏振光路中有时需要交替使用不同波长的光束,为使光路保持最佳状态,常需要根据不同的工作波长选用相应波长的波片。为此提出了多波长波片的概念,给出了多波长波片的设计方法,具体设计了有实用价值的双波长四边之一波片,并成功地应用于一个实际的光学系统中,从而验证了多皮长波片设计思想的正确性。虽然多波长波片不一定能完全等效于多个严格意义上的单波长波片,但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所设计的多波长波片是能满足实际需要的,从而避免了频繁更换不同波长波片的麻烦。  相似文献   
8.
<正> 异步电动机拖动风机类负载,需要调节流量时,电动机调速比节流阀优越得多。电动机调速方法很多,其中变频调速和串级调速都属于高效调速方法。本文就变频和串级调速在同一负载条件下的节能效果试验进行了分析。同时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用光致抗蚀剂作牺牲层材料制作可动微机械结构的一种新技术。用这种技术制作可动微机械,动件和固定件同时制作。同现有的牺牲层材料相比,光致抗蚀剂作牺牲层材料具有一些优越性。首先,光致抗蚀剂能直接涂敷,能直接光刻成形。此外,用光致抗蚀剂作牺牲层材料不影响结构的厚度和材料的选择。工艺优化后,结构洁净度、固定件与基片的结合强度及牺牲层去除速度都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0.
将传感器集成于缆索内部,研发具有自感知能力的智能缆索是桥梁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研究的前沿。阐述智能缆索的研究背景及概念,分析智能缆索研发的主要内容,针对如何保证传感器在埋植过程中的存活率,及如何保证传感器测试效果的长期稳定两大技术难点,从大应变监测,传感器埋植于缆索的工艺,及长期可靠性问题等几个方面研究。以缆索用抗拉强度为1 670 MPa的钢丝为例,指出缆索在运营期间钢丝所产生的最大变形不超过3.840×10-3。分析传感器局部埋植法和整体敷设法的优缺点。介绍智能缆索的研究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