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4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2篇
冶金工业   2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湿法炼锌净化工艺存在效率低、锌粉单耗高、成本高的问题,以锌粉为置换剂,采用分步除铜镉工艺去除湿法炼锌中性浸出液中的铜和镉。在除铜工序,研究了锌粉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搅拌强度等工艺参数对除铜的影响。在深度除镉工序,研究了除镉剂用量、除镉时间、除镉温度及搅拌强度等因素对除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中性浸出液经一段除铜镉后,溶液中铜含量小于0.01mg/L、镉含量21.38mg/L,达到了一段除铜镉的技术控制指标,并且显著减少了一段净化的锌粉消耗量,以10万t/a湿法炼锌系统为例,年可节约成本约1 980万元。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溅渣护炉技术的工艺特点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了该技术对炉寿命的影响原因,提出了有色金属工业应用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铜冶炼污酸中铼富集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硫代硫酸钠为含铼污酸的沉淀剂,考察了硫代硫酸钠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对铼和铜沉淀率的影响。在硫代硫酸钠用量1.15%、140 min、70℃的最优条件下,可有效实现污酸中铼和铜的深度沉淀,其沉淀率均为99%以上。表明本工艺实现污酸中铜、铼等有价成分提取分离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对含砷银铜精矿利用的技术方案,简述了对这一精矿进行的低温焙烧、化学除砷、浸铜以及浸银等实验研究以及取得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5.
对软锰矿还原酸浸、净化制备电解液过程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生产出了超过国家标准的电解金属锰片。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一种冶炼产高钴渣浸出钴、锌、铁、锰的实验研究,该试验采用还原剂酸浸,通过考察酸度、还原剂加入量、时间等因素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最终确定浸出条件为:浸出温度85℃,pH值1~1.5,亚硫酸钠加入量为1.2倍理论量,时间2h。  相似文献   
7.
选矿后含铜尾渣选择性浸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氨水为浸出剂从铜冶炼渣选矿含铜尾渣中浸出铜,考察了尾渣粒度、浸出剂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液固比等对铜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尾渣粒度0.074~0.105mm、氨水浓度1.1mol/L、搅拌速度600r/min、浸出温度(55±2)℃、反应时间120min、液固比15∶1的最佳条件下,铜浸出率达到75%以上,其它杂质几乎不被浸出。  相似文献   
8.
Cu2+扩散性能和杂质离子含量是影响阴极铜质量的关键指标,通过在循环管道施加水平取向磁场调控Cu2+扩散性能及强化铜电解自净化过程改善阴极铜质量。从磁分离与磁场影响水分子氢键缔合程度和离子水合作用的角度出发,开展水平取向磁场磁化铜电解液的实验,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黏度计、毛细管、电镜扫描分别研究磁场梯度力对电解液铜酸浓度、杂质离子浓度、黏度、表面张力以及阴极铜表观质量的影响,分析水平取向磁场强化铜电解工艺的机理。结果表明:磁场梯度力一方面可放大铜电解液中的抗磁性离子和水分子的磁能,降低水分子间的氢键缔合程度和电解体系的活化能,加快铜电解反应速率,促进砷锑铋离子形成Sb AsO4、Bi As O4以及AsSbO4的沉淀。增大溶解氧量和Ca SO4的溶解度,促使镍铁锌离子表面形成氧化性保护膜,以提高电解液的清晰度和阴极铜的产量。同时,磁场梯度力可降低电解液的表面张力,导致电解液气泡增多而引发阴极铜表面生成气孔;另一方面,磁场梯度力可缩小顺磁性离子的磁能...  相似文献   
9.
10.
研究了采用双碱法脱除铜冶炼电收尘烟灰浸出渣中砷的新工艺,通过考察浸出剂浓度、浸出时间、浸出温度、液固比单因素条件实验,得到了最优工艺条件:NaOH用量为理论量的1.1倍、液固比(mL/g)为4∶1、浸出温度为60 ℃、浸出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电收尘烟灰中砷的浸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砷的浸出率达到90%以上。通过净化得到的砷酸钠纯度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