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20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高浓度水泥-尾砂充填料浆沉降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配比的高浓度水泥金级配尾砂充填料浆进行自然沉降试验,分析相关因素对沉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含量对充填料浆沉降性能的影响较大。在特定范围内,质量浓度对沉降速度的影响小于水泥含量的影响。于料中水泥含量从0%增加到20%(即灰砂配比0~1:4)。对应试件的沉降速度逐步减小。充填料浆沉降速度越快。沉降水在总用水中所占的比率随浓度和水泥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沉降水与料浆体积比也随浓度和水泥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对于具体采场来说,若采用合理有效的脱排水设施将泌出的沉降水及时排出,则能够对料浆凝结硬化起到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3.
北京冶金设备自动化研究所于1982年研制成一台XM55-1型钢坯修磨机。经过试验和生产考核,它适于中小型钢坯的扒皮修磨,生产效率较高,修磨的坯料表面光滑平坦,修磨坯料的适用范围也比较广,设备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它为我国优质钢生产的不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修磨设备。  相似文献   
4.
单轴压缩作用下充填体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充填体力学特性的试验结果往往代表一定尺寸非均匀结构材料的平均力学性质,这种简化对于充填体工程结构及其稳定性的数值分析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却难以研究充填体材料在自身及外荷载作用下,由于裂纹的萌生、扩展及贯通而导致整体失稳的过程。当前,国内外对于充填材料力学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试验测试的方法分析了全尾砂-水泥充填料浆的泌水沉缩特性,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及浓度的充填料浆泌水和沉缩量存在较大差异、并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作为指导充填生产核算的重要指标,实践中可结合泌水和沉缩率测试参数计算相关统计量,从而为提高充填效率、降低充填成本、考核充填业绩、制定生产计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有限元数值分析在铜绿山矿残柱回采方法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回采铜绿山矿的残留间柱,在现场岩石力学调查的基础上,对用不同的采矿法回采残留间柱的采场稳定性进行了有限元数值分析,从而选择了适宜的采矿方法,确定了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粗骨料胶结充填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尾砂排放带来的污染及运作成本,在确保充填体强度、安全开采的前提下,将尾砂掺入戈壁集料用于井下充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试验研究。通过配合比试验得到所需的技术参数,并从粗、细骨料分布特性详细地分析了不同配合比试块强度产生差异的内在原因,对其形成的承力架构及破损特征进行了描述,为从根本了解粗骨料混凝土充填材料力学性质的成因及对其进行控制调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杨耀亮 《采矿技术》2001,1(4):21-23
丰山铜矿南缘矿带赋存于高山陡坡之下,矿体向山下延伸,随着开采向深部发展,下盘岩移逐步向南面高山的中央发展,采场总是处于应力集中部位,并随着采矿向深部发展而加剧二次应力集中和扩大应力集中区的范围,加之矿岩比较松软破碎,因而给巷道掘进与支护带来极大的困难.针对这种复杂条件,采用小断面超前光面爆破掘进工艺、超前锚杆支护掘进工艺以及喷、浇、锚、网与壁后注浆联合支护技术,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水泥-分级尾砂充填料浆的凝结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凝结试验测定充填料浆的固结性质,分析凝结时间随浓度、配比变化的规律,推测实际采场中料浆硬化固结的时间范围,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干料中水泥掺量是影响科浆凝结性能的重要因素,浓度的影响次之.当干料中水泥掺量和浓度不变时,细度对料浆凝结时间影响显著,即粒径大的分级尾砂比粒径小的全尾砂料浆凝结速度快许多,但不同细度的尾砂对料浆凝结时间影响的程度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拉压全过程充填体损伤演化本构方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和掌握大体积充填体在大面积暴露情况下的弹塑性区域及拉、压应力状态分布情况,减少回采矿柱时产生的贫化损失,保证充填体柱的安全稳定,用本构模型建立的理论值对充填体破坏过程的实测值进行了拟舍.利用先进的MTS和INSTRON刚性伺服试验机系统对特大型采场原位取样的不同配比充填体进行了无侧限单轴抗压、劈裂拉伸强度试验,测得了所需的各种力学参数及拉、压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充填体拉、压状态损伤演化方程和损伤本构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充填体的损伤演化性质和破坏过程,由本构模型建立的理论曲线与实测曲线拟舍得较好,理论值与实测值能够较好吻合.试验结论对预测充填体抗压、抗拉强度及破坏过程和对充填体抗压、抗拉损伤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的损伤本构方程可以对同类矿山和相关行业的工程分析和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