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7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16篇
机械仪表   3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76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掺杂β-FeSi2薄膜的电子显微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离子注入合成的β-FeSi2和β-Fe(C,Si)2薄膜进行了对比研究.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选择C作为掺杂元素,能够得到界面平直、厚度均一的高质量β相薄膜,晶粒得到细化,β-FeSi2层稳定性提高.尤其在60kV、4×1017ions/cm2条件下注入直接形成非晶,在退火后会晶化为界面平滑、厚度均匀的β-FeSi2薄膜.因此从微结构角度考虑,引入C离子有益于提高β-FeSi2薄膜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船舶钢板激光弯曲成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船舶钢板激光弯曲成形过程进行实验研究中,采用CO2激光器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扫描次数以及钢板厚度对船舶钢板激光弯曲成形的影响规律。实验中实时测量了船舶钢板激光弯曲成形过程钢板弯曲角度和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钢板弯曲角度随激光功率的增加而增加,随激光束扫描速度的增加而减小,而且随着钢板厚度的增加,弯曲角度减小;激光工艺参数和钢板厚度都对钢板激光多次扫描成形产生影响,钢板的弯曲角度随着激光扫描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对于较薄的船舶钢板,钢板弯曲角度随扫描次数增加近似呈线性增加,而较厚的钢板,随扫描次数的增加,钢板弯曲角度的增加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3.
Zr-Al-Co块状非晶的成分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新房  王英敏  彭敏  王清  李德俊  董闯 《金属学报》2004,40(10):1103-1103
运用等电子浓度和变电子浓度线判据实现了Zr—Al—Co块状非晶合金的成分优化.在(Al50Co50)-Zr等电子浓度线(e/α=1.5)和(Zr9Co4)—Al及(Zr78.5Co21.5)—Al变电子浓度线上设计成分,并通过吸铸法制备块状合金.实验结果表明,在(Al50Co50)—Zr等电子浓度线和(Zr9Co4)—Al变电子浓度线上可形成块状非晶合金,且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与非晶形成能力随电子浓度的增大而单调递增.其中,(Al50Co50)-Zr等电子浓度线和(Zr9Co4)—Al变电子浓度线交点处形成的Zr53Al23.5Co23.5非晶合金,具有最大的热稳定性和非晶形成能力,特征热力学参数Tg=783K,Tx=849K,Tg/Tm=0.637,Tg/Ti=0.590。  相似文献   
4.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magnesium alloys (AZ31 and AZ91 HP) was studied by a high current pulsed electron beam(HCPEB).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oss-sectional microhardness of treated samples increases not only in the heat affected zone( HAZ), but also beyond HAZ, reaching over 250μm. This is due to the action of quasi-static thermal stress and the shock thermal stress wave with materials, which result in its fast deformation on the surface layer and so increases microhardness. For the AZ91HP alloy, a nearly complete dissolution of the intermetallic phase Mg17Al12 is observed, and a super-saturated solid solution forms on the re-melted surface, which is due to the solute trapping effect during the fast solidification process. Measurements on sliding wear show that wear resistance is improved by approximately 5.6 and 2.4 times for the AZ31 and AZ91HP respectively, as compared with as-received samples.  相似文献   
5.
陈宝清  董闯黄龙 《真空》2005,42(5):52-52
电镀在工业中应用已久,但它膜不够致密,有气孔,易发生氢脆,更严重的是对环境污染厉害,三废处理费用高昂又不能根除。尤其六价铬,镍,镉元素对人体有害,是致癌物质。所以电镀被取代是工业发展必然。大连理工大学陈宝清教授等人1980年立项从事钢铁件、黄铜件、铝合金、锌基合金的真空离子镀替代电镀课题研究,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现已成功在钢铁、黄铜、铝合金、锌基合金等基材表面进行离子镀铬、钛、锆、铝、氮化物等。可替代电镀锌、电镀镉、电镀镍、电镀铬。现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有:①离子镀中间层合金+离子镀铬(呈银白色)②离子镀中间层合金+离子镀钛(或锆)+离子镀金+离子镀透明陶瓷保护膜(呈金黄色)。彻底解决电镀的缺点。  相似文献   
6.
在温度场和应力场计算的基础上建立了强流脉冲电子束轰击作用下的扩散模型,并给出了数值方法及其数值解。该模型与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高能束流作用下的扩散过程。计算表明,浓度扩散流仍然是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而轰击超过一定次数后,扩散的作用将减弱;当边界条件为表面扩散时,扩散进行较快,这是表面涂覆加脉冲电子束后处理快速表面合金化工艺的理论基础。对实验结果和理论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在脉冲轰击下,扩散激活能随空位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从而加速扩散过程;在表面有熔化的情况下,则液态时的对流混合作用是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7.
用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出了Mn1.3Fe0.7P0.45Si0.55化合物。研究了Mn1.3Fe0.7P0.45Si0.55化合物的结构、磁性和磁热效应。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形成了Fe2P型六角结构,空间群为P62m,化合物中存在少量的(Mn,Fe)3Si相。在居里点附近,随着温度的提高化合物发生了由铁磁到顺磁的一级相变过程。化合物的Curie温度为315K,热滞为4K。在1.5T磁场变化下,化合物的最大等温磁熵变为10.3J/(kg.K)。低成本的原料、简单的制备工艺、合适的Curie温度、较小的热滞和较大的磁熵变,使得Mn1.3Fe0.7P0.45Si0.55化合物有希望成为一种可应用的新型室温磁制冷材料。  相似文献   
8.
用JCXA-733型电子探针,H-800型透射电镜、D/max-ⅢA型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Al65Cu20Cr15准晶颗粒/铝基复合材料中的准晶颗粒在热压过程中扩散相变。  相似文献   
9.
含Fe和Mn的Ni_(30)Cu_(70)固溶体团簇模型与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个极限田溶体合金的团簇模型,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了添加Fe和Mn的Ni_(30)Cu_(70)(原子分数,%)固溶体合金成分.在该模型中,固溶的Fe和Mn以Ni为第一近邻形成12配位立方八面体原子团簇(Fe_(1-x)Mn_x)Ni_(12)而分散到Cu基体中,因此极限固溶体合金成分为[M_1/_(13)Ni_(12)/_(13)]30Cu_(70)=[(Fe_(1-x)Mn_xNi_(12)]Cua_(30.3),M=(Fe_(1-x)Mn_x).采用X射线衍射和电化学腐蚀测试等方法,研究了[(Fe_(1-x)Mn_x)Ni_(12)]Cu_(30.3)合金的微观组织与耐腐蚀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对应于极限同溶体状念的[(Fe_(0.75)Mn_(0.25))Ni_(12)]Cua_(30.3)合金,在3.5%NaCl溶液中具有相对好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
脉冲偏压对电弧离子镀Ti/TiN纳米多层薄膜显微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彦辉  林国强  李晓娜  董闯  闻立时 《金属学报》2005,41(10):1106-1110
采用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方法在高速钢基体上沉积Ti/TiN纳米多层薄膜,采用正交实验法设计脉冲偏压电参数,考察脉冲偏压对Ti/TiN纳米多层薄膜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有偏压参数(脉冲偏压幅值、占空比和频率)和几何参数(调制周期和周期比)中,脉冲偏压幅值是影响显微硬度的最主要因素;当沉积工艺中脉冲偏压幅值为900V、占空比为50%及频率为30kHZ时,薄膜硬度可高达34.1GPa,此时多层膜调制周期为84nm,TiN和Ti单元层厚度分别为71和13nm;由于薄膜中的单层厚度较厚,纳米尺寸的强化效应并未充分体现于薄膜硬度的贡献中,硬度的提高主要与脉冲偏压工艺,尤其是脉冲偏压幅值对薄膜组织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