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274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4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章首先举出如何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及全局形态的普适型的科学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来挖掘可以被人们利用的巨大潜能。作者通过亲身实践,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通过对总结出的科学方法论体系和规则的学习与运用,挖掘出了能被利用的巨大潜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密封中流体引起转子/密封系统振动失稳的问题。提出采用动力吸振器(DVA)实现转子/密封系统失稳振动抑制。建立转子/密封-DVA系统非线性微分方程,采用数值方法求解并获得附加DVA前后转子/密封系统的非线性特性;根据Hurwitz判据获得系统的临界稳定条件;通过遗传算法优化DVA参数,获得附加优化DVA前后转子/密封系统稳定性。结果表明:附加DVA能够改变转子/密封系统失稳振动频率和失稳阈值;在一定的转速范围内失稳振动被完全抑制;在不完全抑制的转速范围内,附加DVA能降低失稳振动的振幅。  相似文献   
3.
本章首先举出如何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及全局形态的普适型的科学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来挖掘可以被人们利用的巨大潜能。作者通过亲身实践,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通过对总结出的科学方法论体系和规则的学习与运用,挖掘出了能被利用的巨大潜能。  相似文献   
4.
本章首先举出如何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及全局形态的普适型的科学方法论的体系和规则,来挖掘可以被人们利用的巨大潜能。作者通过亲身实践,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通过对总结出的科学方法论体系和规则的学习与运用,挖掘出了能被利用的巨大潜能。  相似文献   
5.
现代旋转机械需要结构简单且具有宽频抑振范围的抑振装置,因此研发了一种具有分段线性非线性刚度的非线性能量阱(Nonlinearenergysink,NES)。首先介绍了该非线性能量阱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其次分析了非线性能量阱的刚度和阻尼特性,并建立了转子-非线性能量阱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之后,采用数值方法分析了非线性能量阱在各向同性转子系统和各向异性转子系统中的振动抑制效果,并对其宽频抑振能力进行了验证;最后,建立试验系统验证了非线性能量阱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非线性能量阱对于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转子系统都有很好的振动抑制能力,数值仿真最佳抑振率达到68%,试验最佳抑振率达到67%。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础振动双曲线滞回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 引  言 动力机械使基础与地基承受循环荷载作用 ,地基土体在加载卸载的交替变化中 ,应力应变呈现出滞回特性 ,在应力应变曲线上形成滞后环。这一现象早已被实验所证实。滞后环的形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主要与循环次数和土体的性质有关 ,如果考虑残余变形 ,则滞后环将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向着应变增大方向移动。对于机械基础系统的非线性问题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1~ 6] ,但是由于滞后环的复杂性 ,将滞后环模型直接用于基础振动系统响应分析的研究还很少见到。陈龙珠于 1996年首次采用幂函数取代滞后环骨线的方法 ,提出了恢复力幂函数模型[6] ,获得较好结果。但是在基础振动系统响应分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计算、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三个方面研究一类平面单质体非线性振动系统在非共振工作时的振动同步特性。首先,以反向回转双电机驱动的振动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其弹性元件的非线性因素,采用拉格朗日法建立其动力学模型;其次,基于Hamilton原理求出系统实现自同步的条件,利用一次近似判别法求出系统稳定同步运行的条件;然后,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采用4阶龙格库塔法进行数值仿真,对理论推导的自同步条件及稳定性条件进行计算;最后,对一单质体振动样机进行实验测试。仿真结果表明,该非线性振动系统可以实现稳定的0相位自同步运动。通过理论计算结果、仿真结果以及实验结果的相互对比,验证该非线性振动系统同步特性理论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对日本THK公司生产的某型直线滚动导轨副进行了接触分析,得到了直线滚动导轨结合面的法向和切向静刚度.通过建立直线滚动导轨副的动力学理论模型和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理论模型的计算和有限元模型的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并通过导轨滑块的动态试验验证了理论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此研究结果为数控机床整机的动态分析、结构优化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某直联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扭转固有频率的计算;考虑轴承的影响,进行了在定刚度和随转速变刚度情况下,系统弯曲固有特性分析,并采用对数衰减率进行了运动稳定性分析;最后根据API617相关标准,施加2种激励工况,进行了不平衡响应计算.对所有计算结果均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利用航空发动机转子试验器模拟不同部位的碰摩,测试获得碰摩时机匣的加速度响应信号,并与无碰摩时机匣加速度时、频域波形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航空发动机叶盘结构的转子—机匣碰摩时,其加速度信号具有冲击、调幅特征,即在碰摩频率及其整数倍频附近存在边频带,其边频宽度为旋转频率。同时,与无碰摩状态相比,在低频段时碰摩特征主要表现为转频及其倍频分量,且倍频分量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