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以和谐发展的“共同体”理念引领企业与城市共同成长太钢始建于1934年.经过75年的发展变化,“十里钢城”已被逐步扩大的太原城区所包围,成为城北区的一部分.多年来,太原市承受着巨大的环保压力,太钢也颇受责难.钢厂是城市的“异体”,还是与城市和谐发展的“共同体”?这些年来,太钢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准确定位企业发展战略及实施途径,从发展理念上破解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2.
锅炉作为当前工业和民用生产过程中都会用到的重要能量转换设备,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利用燃料的燃料来实现热能的转化,在整个过程中锅炉内各受压元件长时间的处于高温及高压的作用下,同时还需要受到高温火焰及烟尘的冲刷,这就使锅炉发生变形、磨损及泄漏问题的机率较高,因此需要做好锅炉检测工作,有效的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3.
含BaO、Na2O精炼渣系组分对硫分配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方法设计了以CaO-Al2O3为基本组成,并添加MgO、BaO、CaF2、Na2O等组分的精炼渣;通过实验室系统地研究,建立了硫分配比与精炼渣组分质量分数关系的数学模型;确定了脱硫精炼渣的最佳组成.采用该精炼渣进行脱硫试验,可使钢中硫质量分数降至0.000 4%.  相似文献   
4.
低硫、低氧钢冶炼工艺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国内外主要钢铁厂冶炼低硫钢、低氧钢的工艺流程和冶炼低硫钢、代氧钢的关键技术,并对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一些观点看法;最后,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5.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方法设计了以CaO-A12O3为基,添加MgO、BaO、CaF2、Na2O等组分的精炼渣,通过实验室系统研究,建立了硫分配比与精炼渣组分百分比含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确定了脱硫精炼渣的最佳组成.采用该精炼渣进行脱硫试验,可使钢中硫含量降至0.0004%.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电站锅炉安全阀的作用和特点,安全阀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安全阀检修就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2020年的新年钟声敲响之际,我们谨向奋斗在全国钢铁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和为钢铁工业发展做出过贡献的老同志及家属致以新年的问候,并向关心和支持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国内外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8.
CaO-Al2O3基精炼渣添加BaO等组分对硫分配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方法设计了以CaO-Al2O3为基,添加MgO、BaO、CaF2、Na2O等组分的精炼渣,通过实验室系统研究,建立了硫分配比与精炼渣组分百分比含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确定了脱硫精炼渣的最佳组成。采用该精炼渣进行脱硫试验,可使钢中硫含量降至0.0004%。  相似文献   
9.
洁净钢精炼渣组分对硫分配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方法设计了以CaO-Al2O3为基本组成,并添加MgO、BaO、CaF2、Na2O等组分的精炼渣;通过系统的实验室研究,建立了硫分配比与精炼渣组分百分比含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确定了脱硫精炼渣的最佳组成。采用该精炼渣进行脱硫试验,可使钢中硫含量降至0.0004%。  相似文献   
10.
高祥明  裴明德  李国平 《钢铁》2019,54(9):94-98
 为了优化不同厚度冷轧板加热工艺,避免有害相析出,研究了冷硬化对S32750板材析出相的影响。超级双相不锈钢S32750钢板经不同冷轧加工变形后,在850 ℃下进行热处理。利用SEM、EDS、XRD及TEM研究了不同冷轧总压下率对析出相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总压下率的增大,相同退火时间内,析出相增多,当总压下率大于50%时铁素体相几乎全部被析出相覆盖。析出相以σ相为主,伴随着很少量的Cr2N、χ相和γ2。σ相和χ相析出在α/γ相界和铁素体相内,Cr2N析出在α/γ相界处,γ2伴随着σ相析出在铁素体内。随着冷轧总压下率增加,晶体内的位错密度增大,析出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