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2篇
冶金工业   9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采用仿真技术对产品进行“软件试验”和行为预测,真是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开发新产品的一项有效方法。通过软件试验使产品未来的工作行为显示出来,调节改变影响因素和工况,将映射出产品行为的一系列变化,使计算机起着“软件试验台”的作用,为预见设计研制的效果和问题,寻求优化方案提拱依据。文中列举了用仿真方法分析机械设备行为的实例。  相似文献   
2.
张力辊打滑与拉矫机延伸率损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力辊组(又称S辊)由于其对张力良好的调控性能而被广泛的使用于冷轧厂各生产机组,因此其自身性能的稳定与否将直接影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本文对张力辊打滑的机理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并据此分析了拉伸弯曲矫直机延伸率损失问题。  相似文献   
3.
宽带钢热轧机轧辊剥落及其解决方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宽带钢热轧工作辊、支持辊剥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剥落机理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消除剥落,提高轧辊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四辊轧机轴向移位变凸度辊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工作辊轴向相对移动来改变辊缝形状的四辊轧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板带轧机。决定这种轧机板形控制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工作辊的辊型。本文给出这种辊型的构成方法,并利用它对CVC和UPC两种辊型进行分析,最后给出两种实用辊型——简单的3次辊型和应用广泛的复合辊型。  相似文献   
5.
2250mm带钢热连轧机板形调控性能改善与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250mm热连轧精轧机为对象,通过有限元仿真,针对末机架在轧制薄带钢时因出现工作辊端部压靠而引起的整机板形控制性能劣化问题,进行了多种工况的定量研究,得出轧件规格和轧制力对工作辊端部压靠的产生及压靠程度的影响,揭示了工作辊端部压靠对轧机板形控制性能的严重负面影响。通过比较研究轧机抵抗工作辊端部压靠的能力,提出了采用基于变接触轧制策略的变接触支承辊初始辊形设计的技术对策,并在投入实际生产使用后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冷轧带钢翘曲浪形的变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清东  陈先霖 《轧钢》1996,(1):9-12
应用有限单元法(SAP5)叠加求解了冷轧带钢在线时,由于张力作用引起的带钢翘曲浪形的变形,为在冷轧板带厂的各条连续生产线上检测板形时选用板形仪提供理论依据,为研制一种新型激光波浪度测量仪做理论准备。所研制波浪度测量仪是一种理想的用于非大张力生产线的在线连续式板形检测装置。  相似文献   
7.
系统分析了拉伸弯曲矫直机在酸洗-冷轧机组中的作用。对实际使用过程中牵涉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钟掘  陈先霖 《中国机械工程》1999,10(9):1051-1054
针对现代大型复杂机电系统的性能与运行状态多物理过程和多参数全局耦合结果的实,提出了对复杂机电系统进行全局耦合分析及合并行设计的基本思想,探讨了全局耦合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理论框架,以其研究复杂机电系统功能,奇异工况的生成机制,实现,复杂机电系统的全局耦合最优设计。  相似文献   
9.
轧制带材的屈曲理论及其在冷轧机板形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荃  陈先霖 《冶金设备》1994,(1):1-4,17
本文首次应用薄板稳定理论求解了轧制带材各种复杂模态的在线屈曲临界域和瓢曲浪形成路径,成为正确的板形力学判据,它是在板形控制系统中建立控制目标设定模的理论基础,并在宝钢2030mm冷轧机中得以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0.
魏钢城  张清东  陈先霖 《钢铁》2007,42(4):46-49
以2 250 mm热连轧精轧机为对象,通过有限元仿真,针对末机架在轧制薄带钢时因出现工作辊端部压靠而引起的整机板形控制性能劣化问题,进行了多种工况的定量研究,得出轧件规格和轧制力对工作辊端部压靠的产生及压靠程度的影响,揭示了工作辊端部压靠对轧机板形控制性能的严重负面影响.通过比较研究轧机抵抗工作辊端部压靠的能力,提出了采用基于变接触轧制策略的变接触支承辊初始辊形设计的技术对策,并在投入实际生产使用后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