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9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4篇 |
综合类 | 22篇 |
化学工业 | 31篇 |
金属工艺 | 17篇 |
机械仪表 | 27篇 |
建筑科学 | 42篇 |
矿业工程 | 5篇 |
能源动力 | 5篇 |
轻工业 | 10篇 |
水利工程 | 38篇 |
石油天然气 | 12篇 |
武器工业 | 2篇 |
无线电 | 3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6篇 |
冶金工业 | 8篇 |
自动化技术 | 3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前言耐火纤维喷涂是 80年代中期几个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新型施工技术。它应用于工业窑炉及高温管道内衬隔热、外壁保温、建筑层面保温等 ,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高、整体性强、密封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2 经济技术指标对比以下就西钢集团公司冷拔车间罩式退火炉轻质砖人工砌筑、耐火纤维人工安装与纤维喷涂机械化施工三种工艺进行实例分析 ,结果见表 1。表 1 纤维喷涂工艺与其它工艺技术指标对比炉衬材料 8# 罩 (轻质砖 ) 3# 罩 (纤维制品 ) 5# 罩 (纤维喷涂 )炉膛温度 /℃ 90 0 90 0 90 0有效尺寸 /mm 730 8× 2 4 36 730 8× …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上分析了光信号的分布形式及分布规律对 CCD 超分辨力位置测量的影响, 以高斯分布和均匀分布信号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与比较.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划分一维宏像素计算质心序列点, 通过拟合序列点剔除噪声影响的 CCD 超分辨力位置估计方法, 分析了这一算法的不确定度. 理论与实验表明, 这一算法的位置测量精度达到 0.02 个像素. 实验中通过与边缘拟合法、传统质心法的比较, 表明这一方法具有更强的抗噪声能力和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在对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支护概念进行分析后指出,一次支护具有临时支护的概念,但其实质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临时支护,一次支护与围岩共同形成坚固的支承环,是地下洞室围岩稳定结构的主要方面,也是地下洞室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比较了临时支护措施的不同合同方式的优缺点,并根据工程实践,为施工安全与合同执行顺利,建议一次支护设计工作由设计院来实现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优先性等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4.
瀑布沟水电站工程建设具有工程规模大、建设难度高、施工工期短等突出特点,要实现工程建设目标十分不易。为此,大力开展工程优化,以减少干扰因数、消除危险源、创造安全条件为前提;以加快前期工程建设、改善施工环境、创造文明氛围为基础;以工程技术和管理两手抓,为实现“安全、文明、优质、创新”建设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取得了明显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
6.
黄河下游水沙条件对河道冲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50年以来黄河下游河道实测水沙资料,分析了黄河下游河道汛期淤积比与小浪底站径流量、输沙量、平均流量、平均含沙量和采沙系数的关系;根据2002-2008年小浪底水库8次调水调沙期间的实测数据,进一步分析了调水调沙时黄河下游河道水沙条件对河道冲淤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下游河道汛期淤积比随小浪底站径流量或平均流量的增大而减小,随小浪底站平均含沙量或来沙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调水调沙期间下游河道均发生了冲刷,河道淤积比随来沙量、出库平均含沙量和来沙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出库径流量和洪水历时的增大而减小;2007年汛后小浪底出库调控流量为3 600 m3/s、舍沙量为40 kg/m3时,下游河道基本达到冲淤平衡. 相似文献
7.
8.
9.
针对商业化的圆柱型18650锂离子电池,对其在循环衰减后的熵变及焓变进行研究,发现电池的熵变和焓变均随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发生显著变化,特别是在电池发生主要脱嵌锂反应的荷电态区间内熵变和焓变显著,且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从容量及电压微分曲线及正极和负极的晶体结构等方面分析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