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承载了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其中就业-居住是城市空间中最为重要的组成单元,因职住分离而产生的通勤行为,关乎到城市的宜居性。随着我国进入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快速城市化进程途中,国内大城市的职住空间关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产生并面临城市交通拥堵、通勤成本增加等问题,影响了城市与社会的发展。北京作为面积1.64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超两千万的典型超大规模城市,通勤空间半径在2020年为41千米,高居全国榜首,并且是超大规模城市(北京、深圳、上海、广州)中唯一正增长的城市1。 相似文献
2.
<正>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为城乡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行业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GIS)、决策支持系统(PSS)等技术在辅助规划设计、管理和决策分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逐步形成了数字规划的发展方向。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探索之旅,点滴进步都来之不易。本文将回顾近十年来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北规院)开展城乡规划系统建设工作的历程,总结经验并展望系统的发展。系统建设发展历程CAD制图向GIS决策分析的转变计算机辅助制图(CAD)是一 相似文献
3.
新冠肺炎的暴发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北京市1月24日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并取得一定成效,很快则面临春节后返京人潮和各单位企业复工所导致的二次扩散风险。本文基于手机信令、互联网等多源数据,将多种数据源标准化、空间化,利用联通手机信令数据结合时间维度、画像多特征挖掘高风险人群,将其以居住、就业、活动三种不同状态关联在不同的公共空间中,将与疫情扩散密切相关的不同人群的规模、密度、分布和空间活动作为分析指标,针对交通、医疗、生活、工作等四类公共空间不同特点识别其潜在空间风险。研究充分运用了大数据在防疫工作中疫情风险预警的作用,提前研判北京市复工复产前后的人口和就业分布特征,查找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为决策工作中及早发现隐患和排查风险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4.
根据猪胴体加工工艺,重点介绍在胴体加工过程中的输送、旋毛虫检验、同步检验、劈半等工艺及设备,同时,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见解及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6.
程辉黄晓春喻文承何莲娜吴运超 《北京规划建设》2020,(S1):123-129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要求在总规实施过程中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制定反应城市发展建设目标和实施情况的量化指标。通过搭建多规合一的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全覆盖、全过程、全系统的规划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实现各项指标实时监测、量化分析和定期发布,从而服务城市实施评估和规划编制。本文结合北京城市体检工作,研究建立反应时空等多维度变化的规划动态监测体系和实施策略,并搭建了面向城市体检评估的规划动态监测信息系统,为城市体检评估等工作提供定量分析技术,为辅助北京总体规划实施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8.
9.
为保证城市发展目标在各部门有效协作推进下实现,相关指标在行政区-街道-街区等管控单元层层传导,提高社区治理和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需建立"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的规划管理平台。结合要求与北京市基本情况的思考,以及长期以来在北京规划信息化方向上的工作基础,初步提出了集成多类用户业务并联编制审批一体化系统、精细化城市治理目标导向监测评估系统、智能化城市运营导向综合数据管理系统的平台架构。以期明晰各部门的业务协作机制、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管控能力、满足后续智能化城市感知建设需求,形成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测-评估全过程支持的综合治理平台。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