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攻击图是一种基于模型的网络脆弱性分析技术,可以自动分析目标网络内脆弱性之间的关系和由此产生的潜在威胁.攻击图主要有状态攻击图和属性攻击图两类.前者由于存在状态爆炸问题不适应于大规模网络,目前主要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后者.基于属性攻击图研究了含圈攻击路径问题和最优弥补集问题.针对含圈攻击路径问题,定义了反映真实攻击想定的n-有效攻击路径,提出了一种计算关键属性集所有n-有效攻击路径的迭代算法;针对最优弥补集问题,在定义了所有的风险源为属性攻击图的初始属性的基础上,将该问题转化为带权重的集合覆盖问题,从而归结为NP完全性问题,提出了可应用于大规模攻击图的具有多项式时间复杂度的近似算法. 相似文献
4.
攻击检测系统是网络安全战略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IDS)出发,应用当前的民用技术来发展更先进的入侵检测系统(IDS),又将数据输入从逻辑入侵拓展到物理、心理和情报攻击,这些都是信息战进攻的一部分,本文主要探讨适合大范围协同攻击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5.
位置与标识分离的命名和寻址体系结构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TCP/IP网络体系结构的IP地址语义过载问题所导致的移动性、扩展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并限制了多宿主、流量工程等新技术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学术界普遍认为需要对下一代互联网的命名和寻址体系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将位置与标识分离作为新一代互联网的基本设计原则之一.近年来,涌现了许多基于位置与标识分离的新技术和解决方案.首先对基于位置与标识分离的网络体系结构研究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回顾,并对相关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评述;最后展望了未来的一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7.
一种基于深度报文检测的FSM状态表压缩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深度报文检测中正则表达式模式匹配的状态表爆炸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集合交割的预编码方法(SI-precode),在正则表达式转换成DFA前对所有输入符号进行预编码,通过压缩输入,减少FSM中输入符号的种类,从而压缩状态转移表的空间.证明了预编码生成的状态机的正确性及其与原状态机的同态性.采用L7-filter模式进行实验表明SI-precode不仅提高了正则表达式的编译速度,针对单模式状态机,其状态转移表空间比不进行预编码压缩了87%~97%,50个模式的多模式状态机可压缩59%.预编码在软硬件结合体系结构下进行协议识别时不会对性能造成影响;对纯软件结构性能降低2%~4%. 相似文献
8.
移动代理——一种面向应用的新型网络管理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网络规模的日益扩大,如何保证网络管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高效率性已成为需要网络管理人员迫切解决的问题。文章先分析了扩展传统的SNMP管理协议的局限性,然后阐述了一种改变传统管理模式的移动代理的思想、基本结构、分类、特点及其优势。 相似文献
9.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TianHe-1A (TH-1A) supercomputer, which is built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of China (NUDT). TH-1A adopts a hybrid architecture by integrating CPUs and GPUs, and its interconnect network is a proprietary high-spe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The theoretical peak performance of TH-1A is 4700 TFlops, and its LINPACK test result is 2566 TFlops. It was ranked the No. 1 on the TOP500 List released in November, 2010. TH-1A is now deployed in National Supercomputer Center in Tianjin and provides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services. TH-1A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any applications, such as oil exploration, weather forecast, bio-medical research.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按序排队(in-order queuing,简称IOQ)PPS体系结构,通过在分流控制器引入固定尺寸的缓冲区,实现负载在每个交换平面的均匀分配;中间层组合输入输出排队(combined input-and-output queuing,简称CIOQ)交换平面受控于中央调度器,在每个时间槽(timeslot),中央调度器将同一种匹配实施到每一个交换平面,称之为同步调度策略.可以证明,在该体系结构下,轮询(round robin)分派算法配合同步调度策略可以保证同一条流的信元按序从交换平面读出.进一步提出了严格最长队列优先同步调度算法,极大地减少了中央调度器需要维护的状态信息和信元重定序开销.与目前主流的PPS设计相比,IOQPPS(in-order queuing parallel packet switch)实现机制简单,易于硬件实现.模拟结果表明,IOQPPS具有最优的延迟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