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愈发复杂的电磁环境的情况下,对于未知脉冲分选利用现有统计方法和聚类等智能方法时间复杂度过高,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利用分段处理可以优化统计法运算速度,但会导致无法对低重频信号进行有效分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帧多级处理的雷达信号分选方法,能够大幅度降低运算时间且保留对低重频信号分选的能力。在处理过程中,将很长的脉冲流进行多帧多级处理,通过多帧处理减小分选的时间复杂度,通过多级处理消除多帧处理对低重频信号的分选结果造成的影响。最后对每帧的分选结果进行合批处理。该方法在相同数据集相比传统分选模型,以每帧200个脉冲进行实验,在不损失低重频信号分选准确率的情况下运算时间减少为原来的0.06倍,对比传统分段处理,低重频信号的漏分选率由77%降低至4%。相对现有分选算法,多帧多级处理分选效果较好,具有一定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于均匀线性天线阵列近场目标定位研究是探测领域重要难点之一。本文根据前期近场基于差分迭代传播计算模型研究基础,提出一种新型高精度近场无源定位算法,针对均匀线性阵列近场目标空间几何结构,突破传统菲涅尔近似近场传播模型的束缚,建立全新高精度目标关系模型并形成定位解析表达式,通过阵列处理估计改进到达时差(TOA)定位观测量,利用新算法快速准确地获取近场多个独立同分布目标的定位信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机理不同于传统近场估计分析,特别是定位解析式的引入使得位置精度提升的同时计算量大为降低,更好地适应了近场非线性关系结构,性能分析显示TOA误差对定位估计精度的影响较为有限,在典型信噪比条件下新算法的距离和角度估计精度优于几种常规处理算法,未来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前的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着在先验知识较少的情况下推广能力差的问题.在入侵检测系统中应用支持向量机算法,使得入侵检测系统在小样本(先验知识少)的条件下仍然具有良好的推广能力.首先介绍入侵检测研究的发展概况和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算法,接着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入侵检测模型,然后以系统调用执行迹(system call trace)这类常用的入侵检测数据为例,详细讨论了该模型的工作过程,最后将计算机仿真结果与其他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实验和比较发现,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入侵检测系统不但所需要的先验知识远远小于其他方法,而且当检测性能相同时,该系统的训练时间将会缩短. 相似文献
5.
6.
7.
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技术具有优越的杂波抑制性能和抗干扰能力,对其开展干扰研究十分必要.首先介绍了STAP的基本原理,然后基于周期方波卷积干扰和移频干扰的原理和特点,提出了一种移频灵巧噪声干扰新方法,并阐述了该方法对目标检测的干扰作用机理.该方法先将截获的雷达信号移频处理,再与周期方波卷积,并对周期方波的各项参数进... 相似文献
8.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大量的信号在时间、空间、频谱发生随机交叠时,现有分选方法很难进行分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雷达信号分选算法.该算法将信号的样本空间作为稀疏字典,将待分选的雷达信号进行稀疏表示,以少量的观测数据就能获取信号的全部信息,从而对雷达信号进行有效的分选.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对大量时频交叠信号进行快速分选,且在低信噪比下也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