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3篇
电工技术   169篇
综合类   75篇
化学工业   63篇
金属工艺   68篇
机械仪表   91篇
建筑科学   70篇
矿业工程   24篇
能源动力   27篇
轻工业   57篇
水利工程   32篇
石油天然气   37篇
武器工业   9篇
无线电   3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6篇
冶金工业   20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3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建筑给排水行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建筑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也面临着水资源越来越少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建筑给排水运用节水技术的重要意义,然后结合现阶段建筑给排水中节水技术运用现状以及主要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建筑给排水中节水设计方法,希望能够实现节能器具的推广,不断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充分发挥节水技术的技术优势,提高工程建设效率。  相似文献   
2.
文章重点介绍风光互补直流微电网为电动汽车可靠无线充电示范工程的建设情况。首先利用电量平衡和功率平衡法对该示范工程进行容量配置,拓扑结构设计和电压等级分析。同时对二次系统和监控系统的用电进行了规划分析,设计了为保证供电可靠性的不间断供电系统(UPS)。其次对由光伏、风电和蓄电池组成独立风光互补微电网中各类变频装置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从系统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出发,采用主从控制,蓄电池侧双向DC/DC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光伏和风电均采用最大功率跟踪(MPPT)控制。然后进行无线充电装置及电磁屏蔽装置的设计,并对电动汽车的充电装置进行了改造。再次,设计了风光互补微电网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监控系统,能实现实时监控和远程监控。最后进行了施工的布局设计和施工建设,实现了绿色能源为电动汽车灵活快速充电。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玉米粉为主要原料,利用谷氨酸棒杆菌发酵生产新型天然鲜味料。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玉米粉酶解工艺;然后在摇瓶水平对谷氨酸棒杆菌GL-6发酵产谷氨酸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氮源及含量和最佳玉米粉酶解液添加量,然后在20 L发酵罐水平进行验证,将5%的麦芽糊精加入发酵液上清中喷雾干燥得到鲜味料样品,最后对样品进行成分检测及评定。结果表明,玉米粉最佳酶解工艺为固液比1:4,酶添加量1%,温度90 ℃,时间3 h,在该条件下酶解度DE值达到60.84%;谷氨酸棒杆菌GL-6发酵产谷氨酸的最佳氮源为酵母抽提物FIG12LS 30 g/L,玉米粉酶解液最佳添加量为50%(v/v);天然鲜味料样品MJ谷氨酸含量为43.9 g/100 g,氨基酸总含量为44.8 g/100 g,相较于不添加玉米粉酶解液发酵而得的鲜味料样品CK谷氨酸和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了24.0%和23.4%。此外,样品MJ富含坚果及咖啡风味的吡嗪类物质,相较于样品CK鲜味含量和营养价值均有提高,风味也更加丰富。本研究为用天然植物原料发酵生产鲜味料提供了新思路,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国外某低品位铀矿石的矿石特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柱浸试验,开发出拌酸熟化强化堆浸工艺,确定了适宜的工艺参数。在矿石粒度为-6mm、熟化硫酸用量(与矿石质量比)1%、复合氧化剂用量(与矿石质量比)0.5%、熟化时间为40h、浸出时间为6d、硫酸总耗量为1.4%~1.5%的条件下,渣计铀浸出率为80.95%,浸渣中铀质量分数为0.004%。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建筑行业从设计到施工再到后期运营维护呈现高能耗的状态.在一些建筑中,尤其是一些处于城市中的建筑,设计者或使用者,为了达到室内舒适度的要求,并未能从设计角度或建造层面考虑低碳营造的策略,也缺乏节约能源的环境保护意识,而是采用主动式技术来达到目的,如在保温、隔热需求中采用空调技术、在能源的转换利用间大量的采用太阳能光伏板技术、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单方面改变室内的环境温度,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多是在建筑设计、建造完成之后,是在建筑上的一种附加与拼贴.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空间环境对MoS2固体润滑运动部件寿命的影响情况并预测运动部件在轨寿命,分析了空间环境对固体润滑膜层的影响。分析显示:影响空间运动机构寿命主要有三大因素,分别为:航天发射环境、真空度和温度交变。设计了某空间运动部件的寿命试验,试验模拟了影响空间运动机构的三个重要因素:采用力学试验模拟航天发射环境,热真空寿命试验模拟真空度和温度交变条件。采用X射线能量分散谱仪(EDS)对试验中运动部件的轴承未磨损滚道、磨损滚道表面膜层成分和滚珠表面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试验中未形成转移膜。根据试验结果预测试验中的MoS2固体润滑运动部件在轨寿命至少为107次以上。最后根据影响运动部件寿命的因素,提出了增加空间运动部件工作可靠性,提高工作寿命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有效调控污染物的运移是实现污染土工程再利用的前提。考虑石油污染盐渍土的特殊性及工程利用的力学需求,优选石灰和粉煤灰为改性材料,结合静态动态试验,研究石灰和粉煤灰对滨海盐渍土中石油污染物的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的石灰和粉煤灰,对石油污染物的吸附率分别为26%和14%,两者联合作用时,吸附率提高到39%,在盐渍土中加入石灰和粉煤灰可有效提高对石油污染物的吸附量,加快吸附稳定速率;盐渍土、石灰+盐渍土、粉煤灰+盐渍土、石灰+粉煤灰+盐渍土对石油的吸附动力学均符合Lagergren二级动力学非线性方程,联合作用可使吸附平衡时间由400min缩短至60min;石灰、粉煤灰有利于吸附赋存于土颗粒孔隙中未被盐渍土颗粒吸附的呈自由态的石油;盐渍土、石灰+盐渍土、粉煤灰+盐渍土、石灰+粉煤灰+盐渍土对石油污染物的吸附等温线均为非线性Freundlich模式;石油被解吸的能力依次为盐渍土粉煤灰+盐渍土石灰+盐渍土石灰+粉煤灰+盐渍土,石灰+粉煤灰对石油污染物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具有不可逆性,有助于缓解环境温度的影响,增强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7050铝合金在海洋大气中的接触腐蚀防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海南开展的7050铝合金为期1年的户外大气暴露试验,并利用单侧容限因数法、概率统计T检验、形貌观察和EDX等手段研究了不同表面状态、连接状态的7050铝合金在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特征和防护措施。研究表明:表面阳极化处理的7050铝合金的腐蚀是以点蚀萌生为主,特别是在与TC18钛合金连接处腐蚀比较集中;从T检验的结果得知,无论7050铝合金涂漆与否、装配与否,海洋大气腐蚀对疲劳寿命都有显著影响;涂漆和胶结装配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气腐蚀和电偶腐蚀对7050铝合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离合器从动盘性能对汽车耸车振动的影响,建立了传动系统-汽车整车的11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模型考虑了离合器从动盘的扭转特性、干摩擦阻尼、离合器接合黏滑特性以及变速器轮齿啮合刚度。利用建立的模型计算汽车起步过程系统动力学响应,通过实车测试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分析离合器从动盘性能参数对耸车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汽车的耸车现象发生在离合器完全接合之后;耸车振动频率与传动系第2阶固有频率相近;提高静摩擦因数,降低从动盘转动惯量和2级扭转刚度,可以降低汽车在起步过程中的耸车振动。本研究的建模和分析方法,可以用来计算与分析离合器从动盘结构性能参数对整车耸车振动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假冒伪劣电子产品以及电子产品翻新再销售等问题,建立安全、可靠、透明的追溯系统需求强烈.目前,区块链在追溯系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其自身技术存在数据爆炸新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和OID解析系统(OID resolution system,ORS)的电子产品追溯系统,设计链上和链下联合管理模型.链上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电子产品的关键可追溯简要信息与详细数据的数字摘要;链下利用ORS管理大容量、详尽的可追溯数据.该管理模型解决了数据爆炸问题,实现了电子产品在供应链过程中所有信息防篡改,可追溯.通过实验测试以及与主流追溯系统对比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