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9篇
能源动力   3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宽域氧传感器(UEGO)是柴油发动机后处理系统的重要传感器。UEGO传感器结构特殊,需要控制器协同工作。本文以MC9S12XS128为核心设计了一种控制器,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加热策略维持传感器的温度,实现对过量空气系数λ的采集与显示。最后利用测试台架对传感器进行了标定,验证了数据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压电共轨喷射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压电执行器不同驱动方式进行分析,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压电执行器驱动电压进行性能优化,从而为压电喷油器性能开发及改进奠定基础,最后进行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电磁式执行器相比,压电执行器具有响应快、性能稳定等特点;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方法性能优化后,压电喷油器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3.
针对柴油机高压共轨控制单元(ECU)采用单一内核微处理器作为核心器件存在的电控软件编写复杂,难以实现多路实时控制的问题,在双核微处理器S12XDP512硬件平台上开发了基于双核的控制软件,台架性能测试显示:该软件在保证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基本控制任务执行的情况下,改善了喷油、泵油、共轨压力控制等任务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对整个试验台进行了总体设计并提出了实现后下部防护试验台的总体设计方案,对汽车后下部防护试验台的设计要求与研制的试验台技术参数进行了对比,通过试验与误差分析,证明了本试验台符合汽车后下部防护试验台设计的要求,具有检测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2007级本科生在在确认主修专业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从调研科学性、调研的必要性、调研总体情况、决策因素影响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加强本科专业建设、创造宽广的发展平台、构建专业导航体系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柴油机电控单元(ECU)电源电路的设计原则以及国际标准ISO 7637—2中试验脉冲4和试验脉冲5的测试要求,同时结合软硬件给出了一种ECU电源设计方案,试验表明该方案保护功能全面、成本低、结构合理、电源转换效率高,且具有电源管理功能,可以兼容12 V和24 V柴油机电控系统。  相似文献   
7.
对高压共轨系统压力调节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轨压采样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定时及定相位采样技术的优缺点,并研究定时及定相位采样对压力控制的影响。研究压力控制的各种故障模式,并分析故障源及判断方法,并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提出各种故障模式应急处理技术,从而为高压共轨系统市场化奠定基础,最后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8.
基于自适应模糊控制的共轨逐缸平衡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共轨电控喷油器特性试验,发现影响喷油特性的因素较多,且因素之间关系复杂,因此,为保证喷油器性能的一致性及弥补静态补偿不足,提出基于自适应模糊控制的逐缸平衡算法,并利用MAT-LAB工具箱进行了仿真分析及C代码自动生成,最后控制算法嵌入到电控系统进行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效果明显,且控制鲁棒性较好,本控制算法的提出从软件上弥补了喷油器之间的不一致性,能实现喷油器在一定范围内互换。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TESIS DYNAware软件搭建了高压共轨柴油机模型并进行了数据参数化,将此模型作为被控对象验证电控单元(ECU)静态和动态控制算法,仿真实验结果显示,在定转速和变转速等不同控制状态下,ECU硬件在环仿真台架的测试结果与发动机台架实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ECU的静态和动态控制逻辑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在自主研发的新型共轨压电式喷油器基础上,设计开发了驱动电路,对压电驱动的核心电路进行研究,最后进行相关喷油泵及发动机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驱动模块在各种工况下驱动性能良好,从而为下一步压电式共轨系统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