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41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4篇
轻工业   9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6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TB17钛合金进行了亚β固溶处理(固溶温度800℃-835℃,固溶时间0.5h-9h),采用电子探针分析了Al、Mo、Nb元素在初生α相和β基体中的分布,研究了合金亚β固溶时初生α相析出、元素重分布规律及其对时效次生相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亚β温度固溶时以晶内析出针状初生α相为主,晶界析出少量片层状初生α相。初生α相析出量随亚β固溶温度升高而降低,固溶温度高于825℃时基本不析出α相。初生α相尺寸随固溶时间延长而增大,固溶时间超过2h后,初生α相析出量达到稳态。Al元素倾向于在初生α相中富集,Mo和Nb元素则倾向于β基体富集。初生α相中心部位Al元素浓度较高,边缘部位较低,而Mo和Nb元素中心部位则浓度较低,边缘部位较高。增加初生α相析出量,会使β基体Al浓度降低,Mo、Nb元素浓度升高。初生α相较少(2%)时初生α相周围的次生α相以针状或片层状形貌为主,远离初生α相区域的次生α相以似网篮结构为主,初生α相较多(10%)时次生α相均以片层状形貌为主。  相似文献   
2.
PAC-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由孔径为56μm的普通工业滤布组成的膜生物反应器中投加不同量的粉末活性炭,对恒通量下的单周期运行情况进行了考察,并对被污染的动态膜表面和截面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较佳的PAC投量约为2g/L。在PAC投量为2g/L时,其运行周期(15d)为不投加PAC时(6d)的2.5倍,反应器中占优势的污泥平均粒径(100μm)也较不投加PAC时的(80μm)大。经扫描电镜分析可知,未投加PAC时膜孔隙间的凝胶层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因素;投加2异/L的PAC时膜表面的滤饼层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因素,其膜污染物易于清洗去除,经水力清洗和刷子刷洗后膜通量可基本恢复,再用0.5%的NaClO溶液浸泡12h后膜通量可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3.
对SiC颗粒(SiCp)进行了1 100℃高温氧化处理,并制备了SiCp/Al复合材料。采用化学浸泡试验、扫描电镜、失重曲线、电化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氧化处理时间对SiCp/Al复合材料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间氧化处理后SiC颗粒表面形成不同形貌的SiO2氧化层,该氧化层可阻碍高温下铝液与SiC颗粒直接接触,避免了有害界面反应的发生,阻碍容易发生水解反应的Al4C3的生成,进而提高SiCp/Al复合材料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4.
不同SiCp预处理的SiCp/Al复合材料界面特征及耐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压渗透法制备了经不同SiCp表面预处理的SiCp/Al复合材料,研究了SiC颗粒表面预处理对SiCp/Al复合材料界面特征及其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氧化处理使SiC颗粒边界钝化,颗粒表面形成均匀SiO2氧化膜,复合材料界面结合良好,而未表面处理和酸洗的复合材料界面孔隙多,界面结合较差。经高温氧化SiC颗粒表面预处理的SiCp/Al复合材料耐腐蚀性能最好,酸洗次之,未表面处理最差。高温氧化处理形成的SiO2氧化膜对SiC颗粒起着保护作用,抑制了SiCp/Al界面Al4C3相形成,对复合材料耐腐蚀性能有利。  相似文献   
5.
富士电机对汽车大功率电动机的控制等所使用的大电流智能电源开关(IPS)进行了开发。因采用沟槽式(trench)结构的功率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与控制集成电路(IC)的芯片叠芯片(chip on chip)结构,因此,在小型组件中实现了低通态阻抗(最大值5m)。为达到高的可靠性,配置了过电流和过热检测、低电压检测等保护功能。此外,因采用散热性良好的组件和并联连接时能量分配平衡的优良结构,由低通态阻抗导致电流增加,从而产生温度上升能得到抑制。  相似文献   
6.
在中温酸性条件下,研究了镀液中Al2O3纳米颗粒浓度、搅拌速率和Ph对铝合金上化学复合镀Ni-P-Al2O3镀速、镀层中Al2O3含量及镀层性能的影响.镀液组成为:n(NiSO4·61-12O):n(NaH2PO2-H2O)=0.36:1,C3H6O3 10 ml/L,CH3COOH 10 Ml/L,促进剂6g/L,稳...  相似文献   
7.
对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进行前处理,再化学镀镍。研究了除油、粗化、活化对SiCp/Al复合材料化学镀镍的影响。分析了镀镍层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有机溶剂除油比碱液除油效果好。H2O2系粗化比HF系粗化更为适宜。在由醋酸镍、次亚磷酸钠和乙醇组成的活化剂中室温浸润,然后160℃温度下热还原30min,化学镀镍镀速较高。前处理后在SiCp/Al复合材料表面化学镀镍可沉积上致密、均匀、结合良好的镀镍层。  相似文献   
8.
9.
应用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氮技术,在氨水电解液体系下,探究渗氮时间对38CrMoAl钢液相等离子体渗氮组织与性能影响。采用OM、SEM、XRD对渗氮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相组成进行了观察和分析,采用Parstat2273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渗层的耐蚀性能,并对渗层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渗氮时间的延长,渗氮层中白亮层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扩散层不断增加;试样表面"火山凸起"微区落差和层絮状结构逐渐增大,孔洞分布均匀度降低且孔径逐渐增大,表面粗糙度明显提高;渗氮层最大硬度值逐渐增大,耐磨性能较之未处理试样有显著提升,最大磨损失重量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而降低;经2、5、10min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氮处理的试样表现出的耐蚀性要高于未经处理试样,其中t=10 min时,耐蚀性最好;经15 min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氮处理的试样表现出的耐蚀性要低于未经处理试样。  相似文献   
10.
北满特钢股份有限公司高压同步机通过应用SIMOREG DC Master 6RA70及PLC技术,成功实现了全数字技术在同步励磁系统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