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8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3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核级规范提供的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弹塑性修正因子(KE)的各种敏感因素进行数值验算,确定了不锈钢材料Z2CND18.12(控氮)简化弹塑性疲劳分析所需KE与规范限值之间最小保守裕量为12%。基于钛合金TA16的单轴拉伸、应变循环和应力循环试验,确立了TA16在30 ℃和350 ℃的Chaboche本构模型参数。基于TA16的本构模型参数,对TA16开展各种敏感因素下的弹塑性分析,并参考奥氏体不锈钢的KE表达式和Z2CND18.12(控氮)的KE最小保守裕量迭代计算出TA16的相关系数。TA16的相关系数A、B、C、m、n分别为1.37、1.26、1.37、2.0和0.25。  相似文献   
2.
近海边际油田勘探开发中若干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海边际油田勘探开发是解决我国当前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大力完善有关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发展先进的技术装备,完善后勤服务,使海上油田开采“全面开花”;近海边际油田开发还应解决好几大关键问题:发展三维地震等先进的勘探技术;开发先进的钻井平台技术,用于海上油气资源的开采,完善管道铺设技术,加强油气资源的输送;注意油气勘探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和安全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3.
储层酸化改造是低渗碳酸盐岩油气藏增产的主要措施之一。由于储层性质不同,改造方案的实施效果差异较大。对麻柳场嘉二^3储层酸化工艺室内实验研究和现场实践发现,胶束酸多级注入酸化-闭合酸化工艺对川南麻柳场嘉陵江组的储层改造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4.
张瀛  黄巍  马群生  李三立 《计算机学报》1998,21(Z1):230-236
并行处理技术是现代计算机领域提供超级计算的关键技术,在设计紧耦合并行处理系统时围绕着处理器和存储器为中心产生了多种不同的并行处理体系结构.本文介绍了以i80860XPCPU为基础的MP860并行系统:一种异构型层次式的多处理器系统.该系统设计中具有32个i80860XP处理器,其峰值速度可达32亿次/秒.本文具体讨论了多处理器总线问题、存储器Cache一致性问题,以及MP860并行系统提供的并行编程环境.  相似文献   
5.
XNETi是为XNET网络互连系统设计的基于PCI总线的网络接口,可以有效地支持用户层的消息传递。本文着重介绍了XNETi中差错控制与分包/重组等功能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6.
7.
测井重构约束反演在大港油田CH二区储层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二区位于大港油田滩海地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资料获取困难,且井网稀疏。为了在此条件下建模,提出了基于地震资料为约束条件的地质建模思路。其主要依据三维地震资料和测井重构约束地震反演的预测结果,采用随机建模相的方法,对储层砂体井间分布和储层物性变化规律进行预测,建立高精度的储层三维地质模型。这种方法大大降低了井间储层预测的不确定性与开发风险,同时为类似工区开展储层精细评价提供较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张瀛  曲绍兴 《轻工机械》2011,29(1):85-88,93
多尺度建模与模拟是研究金属及合金特别是纳米结构晶体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最近发展的"有限温度下动态原子/离散位错耦合材料模拟方法",可进行跨原子、细观、宏观尺度的含缺陷晶体材料力学性能研究。文章应用该方法进行了微米尺寸含裂纹的fcc铝单晶材料在Ⅰ型断裂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分析,获得了导致裂纹尖端发射位错的临界应力强度因子与温度及裂纹前端厚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繁蜂棚中蚜霉病的病原种类及防治技术,采集繁蜂棚中感病蚜虫和空气中的真菌,通过显微形态学和转录间隔区(ITS)扩增证实繁蜂棚内寄生蚜虫的病原真菌为蚜虫枝孢霉(Cladosporium aphidis);密封试验箱内的消毒试验结果表明:在0.5 g/m3和1 g/m3剂量下,三氯异氰尿酸的总杀菌率可达92.31%和92.31%,对蚜虫枝孢霉的杀灭率分别达80.00%和83.33%;二氧化氯的总杀菌率可达97.88%和83.35%,对蚜虫枝孢霉的杀灭率分别达100%和93.33%;利用含三氯异氰尿酸钠的熏蒸剂熏蒸繁蜂棚,对蚜霉病的防治效率达69.65%。   相似文献   
10.
利用群体感应抑制剂靶向干扰病源菌已成为有效控制致病性危害的突破口。本研究通过测定菌体浓度、哈氏弧菌BB170报告菌的发光值,研究不同浓度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DMHF)作用下单增李斯特菌(L.m)的生长与信号分子AI-2活性;通过半固体穿刺法、结晶紫法及溶血平板法检测L.m的动力、生物膜及溶血性,来评价DMHF对L.m AI-2类QS的干扰效应。结果表明,≤ 200 μg/mL的DMHF能推迟L.m的生长,且明显抑制了L.m AI-2的活性,实验组的AI-2活性值均低于阴性对照组的40%,由此可判定DMHF是AI-2类QS的抑制剂;当DMHF浓度为100 μg/mL时能明显抑制L.m的运动能力;50、100和200 μg/mL的DMHF对L.m生物膜的形成抑制率分别为29.72%、44.88%和75.27%;200 μg/mL的DMHF完全抑制溶血环的产生,本研究为利用DMHF作AI-2类QS的抑制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