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协同跨平面会话中断攻击(CXPST)通过反复对多条目标关键链路实施低速率拒绝服务攻击(LDoS)造成域间路由系统的级联失效,从而导致互联网的崩溃。在攻击发生的初期,准确定位受攻击的关键链路并进行针对性防御可遏制级联失效的发生。现有定位方法研究主要基于单源假设,没有考虑多条目标链路同时失效对路径撤回的影响,定位准确度受限。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加权统计匹配得分的多失效链路定位方法(WSFS),以级联失效攻击目标链路选择策略作为推断基础,将撤销路径长度的倒数作为权重对评分进行加权。基于实际网络拓扑和有利点位置的级联失效攻击仿真实验结果表明,WSFS比目前最优方法平均准确率可提升5.45%。实验结果证明WSFS相比于其他定位方法更适合应对域间路由系统级联失效下的目标失效链路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ATT&CK的APT攻击语义规则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自然语言描述文本中提取网络攻击知识存在语义鸿沟,导致TTPs威胁情报自动化利用低。为提高威胁情报自动分析效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TT&CK的APT攻击语义规则。首先,构建带标签的有向图语义规则模型,对自然语言文本描述的攻击技术进行知识化描述;其次,定义语义规则,阐释网络实体属性及其逻辑运算关系的形式化描述方法;最后,利用关键词组识别、知识抽取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攻击技术文本中抽取形成123个APT攻击语义规则,涵盖ATT&CK的115项技术和12种战术。利用模拟场景采集的APT攻击日志数据,对语义规则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语义规则检出率达到93.1%,并具备一定的攻击上下文信息还原能力,可有效支撑威胁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3.
域间路由系统是互联网的关键基础设施,对域间路由系统中的关键节点实施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关键节点识别方法识别出的关键节点不能反映节点在失效传播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传播动力学的关键节点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综合考虑节点失效后引发的负载重分配和UPDATE报文传播对周围节点和边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基于DDF-CFM模型的节点重要性评估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已有方法识别关键节点的准确程度至少提高7.3%。同时,在10 000个网络的规模下,仅5个关键节点失效就将导致大规模的域间路由系统级联失效。  相似文献   
4.
自动化渗透测试通过将人工找寻可能攻击路径的过程自动化,可大幅降低渗透测试的成本。现有方法主要利用单一Agent执行攻击任务,导致攻击动作执行耗时长,渗透效率不高;若考虑多个Agent协同攻击,由于每个Agent的局部状态有多个维度,总的规划问题的状态空间会呈指数级增长。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多Agent联合决策的队组协同攻击规划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多Agent协同攻击路径规划问题转化为联合决策约束下的攻击目标分配问题,建立多Agent集中决策模式;然后以CDSO-CAP为模型基础,利用联合决策矢量矩阵JDVM计算渗透攻击奖励,并采用贪婪策略搜索多Agent的最优攻击目标。实验结果表明,与单Agent规划方法相比,该方法的收敛性相近,但执行轮次更短,更适合在多目标网络场景内进行快速攻击规划。  相似文献   
5.
针对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网络科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通用MOOC资源丰富但专业针对性不强、学情掌握难、互动性差等问题,分析国内外知名MOOC平台相关课程资源,提出在SPOC和智慧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和手段下,依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开展"MOOC学习+讨论""线上直播/线下课堂+问卷&练习"的混合式课堂教学设计,介绍依托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设异步SPOC课程的教学实践,最后通过数据说明教学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6.
曾子懿  邱菡  朱俊虎  周天阳 《计算机科学》2018,45(11):160-163, 186
多种仿真技术的融合使用可为网络安全实验环境的构建提供灵活的资源分配,其难点在于如何兼顾逼真度需求。针对该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按需分配”的多仿真规划方法。首先,以仿真能力定义逼真度需求,将复杂、抽象、无结构化的需求表示为简单、具体、结构化的形式;接着,给出了一种基于默认拒绝策略的逼真度需求满足性判定准则以及一种基于贪心策略的多仿真方案求解算法。在蠕虫样本传播的仿真环境构建实验中,运用该方法求解的仿真方案可在满足逼真度需求的条件下取得最小的仿真代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