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9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外墙建设的过程中,使用清水混凝土工艺能够极大地减少工程费用和材料的使用,最后获得的粉饰效果取决于混凝土浇筑质量。文章主要分析了清水混凝土的内涵以及优点,然后对养护、振捣以及混凝土浇筑、钢筋施工和模板施工等在房屋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要点进行了讨论,减少工程费用和材料的使用,提高了混凝土浇筑质量,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制浆造纸工业与现代的生物质精炼技术相结合,可以完全分离原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挥发性抽出物。纤维素除用于生产纸浆以外,通过溶解体系发生均相反应,可以制造人造丝、甲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等。从废液或预处理液中提取半纤维素和木素等生物质成分,通过转化进一步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如乙醇、碳纤维、聚合物和生物柴油等,使传统的纸浆厂变成一个现代的纸浆生物质精炼联合加工厂,最终实现生物质资源的全组分利用和效益最大化,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相似文献   
3.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改性稻杆对UO2+2的吸附行为,从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方面对改性稻杆吸附UO2+2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手段探讨了改性稻杆吸附UO2+2的机理。结果表明:改性稻杆对UO2+2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相关系数达到0.98以上,表现为以单层吸附为主;表面吸附是改性稻杆吸附UO2+2动力学控制的主要步骤,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速率模型,相关系数达0.999 2;热力学研究表明,改性稻杆吸附UO2+2是吸热、自发、不可逆的过程;改性稻杆吸附UO2+2前后的表面形态发生了变化,部分晶体结构发生了改变,吸附过程中改性稻杆细胞壁上的—OH、C O、Si O及P—O等活性基团与UO2+2发生络合反应,形成络合物,故改性稻杆吸附U(Ⅵ)的机理为表面络合吸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模拟绘制焦散效果是真实感图形绘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可编程GPU硬件,基于图像的光子映射方法绘制速度快,但由于使用了近似采样和计算,会产生失真。为了克服这一现象,针对理想的镜面反射、折射体,提出一种快速绘制焦散效果的方法(VOBPBT)。方法 该方法首次定义了光子路径映射图的概念,并提出通过基于虚顶点光子映射的光子束跟踪来准确构建光子路径映射图的方法;此外,方法也创新性地提出利用光子路径映射图来查找焦散三角形,创建焦散映射图的方法。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绘制结果真实,可以处理多次递归反射、折射,能够绘制连贯的高频焦散效果,同时可以达到交互的绘制性能。结论 本文VOBPBT方法在可交互计算机仿真、计算机游戏、虚拟漫游等应用领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闫君芝  段林涛  李瑞瑞  刘玲娜 《当代化工》2021,50(9):2109-2112,2119
以丙烯酰胺(AM)为反应单体,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为配位剂,碳酸二甲酯为稳定分散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表面活性分散剂,四甲基乙二胺(TMEDA)为催化剂,偶氮二异丁氰(AIBN)为引发剂,在N-N甲叉双丙烯酰胺(MBA)交联作用下链接阴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DMAEA)、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并用硅烷偶联剂(KH570)进一步改性,通过胶束聚合技术合成阴/阳两性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用离心机对合成品的稳定性做测试,总结出合成稳定絮凝剂各组分的用量范围:n(DMC):n(DMAEA)=1.0:1.2,w(AM)=4%~16%,w(AIBN)=0.3%~1.5%,w(碳酸二甲酯)=20%~60%,w(KH570)=0.3%~0.9%,w(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14%.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具有高吸附量和机械强度且易于分离的双偕胺肟基聚合物/Fe3O4@SiO2吸附剂,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pH值、固液比、吸附时间、溶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剂吸附铀的影响,并探讨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结果表明,吸附剂对铀的吸附量随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及铀酰离子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这些因素达到一定值时,吸附达到平衡。最佳吸附条件为:pH=5、固液比为0.6 g/L、吸附时间为90 min、铀溶液初始浓度为100 mg/L,在此条件下其饱和吸附量可达到160 mg/g。吸附剂对铀的吸附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线,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7.
生物活性玻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利用其进行酶的固定化是一种新的实验理念。本文对生物活性玻璃进行改性,加入一定量乙二醇利用溶胶-凝胶的方法制备了表面具一定磁性的磁性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并利用该微球对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进行固定。实验表明,同时固定两种酶比单独固定效果更为显著。之后将GOD-CAT以一定的比例分别在传统水相和有机相二恶烷中进行共固定化,比较水相共固定化酶和有机相共固定化酶的酶比活力和酶学性质,找到了最佳的固定介质。实验表明,戊二醛浓度为0.4%,加酶活力比GOD:CAT为1:2,二恶烷含水量1.5%时,GOD的表观酶活回收率达到90.25%;而传统水相中,GOD的表观酶活回收率最大仅为72.18%。连续使用10次后,有机相固定化酶活为初始值的67.30%,而传统水相中酶活仅为初始值的44.33%。  相似文献   
8.
对桉木KP浆进行单段氧脱木素工艺研究,重点比较了筛前浆和筛后浆以及滤液洗涤对氧脱木素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纤维分析。结果表明:桉木KP浆最佳氧脱木素工艺为:浆浓10%,用碱量4.0%,温度100℃,时间80min,氧压0.5MPa。此时所得浆样的白度54.48%ISO,黏度688.5mL·g-1,卡伯值10.39。滤液洗浆和筛前浆的氧脱木素效果优于筛后浆的氧脱木素效果,滤液洗浆的白度增值率最高为18.3%,筛前浆的木素脱除率和得率最高,分别为47.3%、96.9%。这几种浆样经过氧脱木素后纤维长度几乎没有差别,粗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
环氧基团可以在温和条件下与酶分子的氨基发生共价结合使其固定于载体表面。选用含有活性环氧基团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2,2′-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乙醇水溶液为分散介质,并加入Fe3O4磁流体,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成功合成了大孔Ferrofluid-GMA-MBAA共聚物载体(FGM)。通过调节磁流体和交联剂用量,可调节载体比表面积,孔径以及溶胀性能。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偶联于GMA含量20%,磁流体含量4%,交联剂含量40%的共聚物载体4FGM (40),制成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其表观酶活高达546.23±2.33 U/g。讨论了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酶学性质,在最适条件(55 ℃,pH 8.0)下,固定化酶的表观酶活回收率为90.45%;连续使用15次活性仍接近初始值的60%;固定化酶在4 ℃保存30 d,活性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隐式广义预测控制(IGPC)。滚动优化作为预测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控制效果的好坏起着关键作用,因而寻求一种可靠的优化算法十分必要。PSO算法是一种群集智能方法,通过粒子之间的合作、竞争及进化实现对多维复杂空间的高效搜索,属于一类随机全局优化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各科学和工程领域。它将PSO算法应用于IGPC的滚动优化部分来求解最优预测控制律,仿真结果显示了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