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39篇
化学工业   35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6篇
轻工业   20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无线电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2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三聚氰胺、偏钒酸铵、硼酸为前驱体,通过煅烧法制备V2O5/g⁃C3N4催化剂。采用XRD、FT⁃IR、XPS、SEM和BET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以V2O5/g⁃C3N4为催化剂,乙腈为萃取剂,H2O2为氧化剂对模拟油中二苯并噻吩(DBT)的脱除进行考察。探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质量、萃取剂体积、n(H2O2)/n(S)以及不同硫化物等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在模拟油体积为5.0 mL、萃取剂乙腈体积为3.0 mL、n(H2O2)/n(S)=8、催化剂质量为0.02 g、反应温度为30 ℃和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最佳条件下,DBT的脱除率达到91.9%,经过5次催化剂再生后脱硫率仍可以达到85.7%。  相似文献   
2.
通过加热溶解己内酰胺和对甲苯磺酸的混合物制备CC6H11NO/2TsOH型低共熔溶剂(DESs),并对 C6H11NO/2TsOH进行红外和氢谱分析。以C6H11NO/2TsOH为萃取剂和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催化氧化脱除模拟油中的硫化物。考察了反应温度、n(H2O2)/n(S)、C6H11NO/2TsOH用量和不同硫化物类型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共熔溶剂加入量为1.0 g、温度为60 ℃、n(H2O2)/n(S)=4、模拟油体积为5 mL的反应条件下,C6H11NO/2TsOH对二苯并噻吩(DBT)、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和苯并噻吩(BT)的脱除率分别为97.32%、86.60%、77.80%;C6H11NO/2TsOH循环使用5次,催化活性无明显下降;动力学分析表明,作用下的氧化脱硫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前期分离的一株酸面团源菌株HUCM105的益生特性及其对刺五加叶总皂苷含量的影响,通过形态学特征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种属,分别于pH2.0、pH2.5和pH3.0的酸性环境及0.5%胆汁环境培养3 h,并监测活菌数变化,于富含胆固醇的培养基中培养24 h并监测胆固醇含量的变化,以评价菌株HUCM105的益生特性,随后以刺五加叶水提液为唯一基质,经菌株HUCM105静置或振荡培养72 h,同时监测活菌数和刺五加叶总皂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菌株HUCM105被鉴定为短乳杆菌,其对酸和胆汁均展现出了良好的耐受性,在pH高于2.5和0.5%胆汁环境下培养3 h活菌数均无明显变化。菌株HUCM105体外培养24 h,可去除培养基中26.4%的胆固醇。菌株HUCM105静置或振荡培养于刺五加叶水提液中24 h时活菌数达到最高值,约为5×108 CFU/mL水平。菌株HUCM105静置培养对刺五加叶总皂苷含量无显著影响,而振荡培养可明显提高总皂苷水平,振荡培养48 h时刺五加叶总皂苷含量最高,达42.6 μg/mL,较未接种菌株提高了79.0%。总之,短乳杆菌HUCM105展现出了良好的酸和胆汁耐受性及降胆固醇的益生特性,在刺五加叶水提液中生长良好,并可提高其总皂苷水平,在开发刺五加叶益生菌发酵产品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进行腰丛阻滞治疗大鼠后肢慢性缺血后疼痛效果。方法:分离正常SD大鼠腰神经丛,引导腰神经放电,观察0.025%、0.05%、0.075%、0.1%和0.125%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神经放电的影响,确定最佳阻滞浓度;39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3只):正常组、缺血组、缺血+阻滞组。利用单侧股动脉套管的方法制备大鼠后肢慢性骨骼肌缺血模型,腰丛阻滞,热板法测定大鼠痛阈,ELISA法观察缺血后1周,各组外周血组胺、P物质的表达;腓肠肌石蜡切片,HE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 结果:罗哌卡因最佳阻滞浓度为0.075%;大鼠痛阈组间比较,除正常组与缺血+阻滞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阻滞组较缺血组痛阈显著提高;大鼠血清组胺、P物质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阻滞组较缺血组显著降低。结论:罗哌卡因腰丛神经阻滞能有效治疗大鼠慢性缺血后疼痛。  相似文献   
5.
通过简单加热并搅拌甲基咪唑盐酸盐和草酸的混合物合成了甲基咪唑盐酸盐/草酸([HMIM]Cl/H2C2O4)型酸性低共熔溶剂,以[HMIM]Cl/H2C2O4为萃取剂和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催化氧化法脱除模拟油中的二苯并噻吩,考察不同的脱硫体系、反应温度、催化剂加入量、氧硫比、模拟油中含硫化合物类型对脱硫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反应温度为40℃、模拟油量为5 ml、[HMIM]Cl/H2C2O4加入量为1.25 ml、O/S 12、反应时间为140 min的最佳反应条件下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可以达到92.2%。动力学分析表明,该氧化脱硫体系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循环使用7次后催化剂的活性没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基于地县一体化电压无功监测和综合管理系统进行探究,对无功设备的管理考核,提高无功设备的可用率和投运率,达到减少无功功率的传输损耗、提高电网功率因数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7.
李佳慧  胡嘉  赵荣祥  李秀萍 《应用化工》2014,(11):2044-2048
通过直接沉淀法制备钨酸锰,采用高温煅烧和双氧水活化的钨酸锰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咪唑氟硼酸盐离子液体为萃取剂,氧化脱除模拟油中的二苯并噻吩(DBT)。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的加入量、氧化剂用量、萃取剂类型、硫化物类型等因素对催化氧化脱硫的影响,同时考察催化剂/萃取剂脱硫体系循环使用性能。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0℃,H2O2加入量为0.3 m L,催化剂为0.03 g,以咪唑氟硼酸盐为萃取剂,反应时间为60 min时,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可达90%。催化剂/离子液体回收重复使用5次,催化活性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以硝酸铋和咪唑盐酸盐为原料,分别以水和无水乙醇为溶剂通过简单搅拌合成了BiOCl微球。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和比表面分析等手段对样品的晶型、形貌、光学性能等进行了考察。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溶剂对BiOCl形貌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中合成的BiOCl具有较好的结晶度和较高的光催化性能,120min内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为95%。乙醇中合成的BiOCl尽管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但降解罗丹明B的能力弱于水中合成的BiOCl,120min内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为87%。溶剂介电常数的不同可能是造成催化效果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赵荣祥  李秀萍  徐铸德 《硅酸盐学报》2012,40(4):518-519,520,521,522
以醋酸锌和硫代乙酰胺为原料,分别以水、离子液以及两者的混合液为溶剂,用超声法成功合成了不同粒径的ZnS纳米粒子。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对所制备样品的晶型、形貌和光学特性进行表征;以紫外光为光源、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质评价了ZnS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引入使ZnS纳米粒子的粒径明显变小,带隙能量变大,离子液介质中合成的ZnS纳米粒子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以Ce(SO4)2.4H2O为主要材料,采用超声-沉淀法制备了掺杂Ti4+的纳米CeO2,并研究了掺杂Ti4+离子对CeO2的晶型和抗紫外性能的影响。用X-ray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其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CeO2晶型为面心立方,粒径范围15nm~25 nm,并且CeO2的红外吸收峰明显发生蓝移。当Ti/Ce摩尔比为0.4∶1时吸收性能最好,使CeO2的光谱响应范围变宽。单体CeO2的紫外屏蔽范围在250nm~350 nm,掺杂了Ti4+离子的CeO2的紫外屏蔽范围在220nm~450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