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CF连续涂覆SiC/Al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并组装了用于溶液浸渍渍烧成工艺的连续涂覆装置;用所制备聚合物先驱体溶液,以6m.min^-1的运行速度在碳纤维表面实施连续涂覆SiC/AlN涂层;比较了涂层纤维与纤维的性能。结果表明,涂层不影响纤维的柔顺可编程性和力学强度,但使纤维的抗热氧化性及其与铝的复合丝的拉伸强度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用DSC研究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用等温DSC研究了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E-51)与间苯二胺的固化动力学,探讨了固化机理,结果表明固化按自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体系中产生的羟基可加速反应。计算了固化反应各步的动力学参数,得到E_1=51.96kJ/mol,lnA_1=11.29,E_2=69.68kJ/mol,lnA_2=13.43。  相似文献   
3.
毛友安  张莺华 《化学世界》1990,31(9):414-416
本文用裂解气相色谱法(PGC)研究了氧化钼、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镁四种金属氧化物和三种新研制的抑烟剂对阻燃软质聚氯乙烯(PVC)热降解的影响,裂解温度415℃。实验表明,所研究的氧化物和抑烟剂对PVC热降解产生苯均有抑制作用,因而可用作抑烟剂,尤以新研制的三种抑烟剂效果最佳,其次是氧化钼和氧化铁,再次是氧化铜和氧化镁。利用PGC法可以间接、快速地评价抑烟剂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5.
用电子鼻技术评价烟叶挥发性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基于电子鼻检测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建立了烟叶挥发性组分的人工智能评价方法,并用于一系列国内主要烟叶原料的评价。结果表明,仅就烟叶挥发性组分而言,新方法可以用来区分同一等级不同产地烤烟型烟叶,可以为烟叶原料建立数据模型库,从而对原料进行质量控制。方法具有无需样品前处理、无污染、分析速度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聚合物先驱体法制备氮化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白霞  毛友安 《陶瓷工程》1998,32(3):15-17,26
用三乙基铝和氨为原料,合成了聚合程度不同的先驱体,通过IR和NMR等项表征分析了合成过程中先驱体的结构变化,将的合成的先驱体经裂解烧而得到氮化铝结晶,初步探索了先驱体的分散程度,裂解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裂解产物的纯度和结晶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测定卷烟烟气中烟草特有亚硝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标准吸烟条件下采用剑桥滤片收集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用柠檬酸-磷酸盐缓冲液与环己烷共提取粒相物,用固相革取进一步纯化,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方式,建立了同时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4种烟草特有亚硝胺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进样量20μL时,方法检出限为0.05-0.24ng/mL,线性范围均在2.5~1000ng/mL以上,线性相关系数≥0.998,回收率为90.2%~95.1%。用该方法评价了10种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卷烟品牌主流烟气中4种TSNAs组分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立方A^4+M^5+2O7型化合物与新型负热膨胀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立方A^4+M^5+2O7型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讨论了AV2-xPxO7型(A=Zr或Hf;x=0.1~1.2)及其部分取代的A^4+1-yB^4+yV2-xPxO7型(B=Ti,Ce,Th,U,Mo,Pt,Pb,Sn,Ge或Si;y=0.1~0.4)和A^4+1-yC^1+yD^3+yV2-xPxO7型(C为碱金属元素,D为稀土金属元素)材料的负热膨胀性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等温DSC法研究了碳纤维对E-51/DDM(低温固化)和E-51/DDS(高温固化)两个环氧体系固化动力学的影响。碳纤维对上述两个不同环氧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用接触角测定法研究了未处理的和经液相氧化处理的碳纤维表面的酸碱性。结果表明,未处理碳纤维表面呈两性,但以碱性为主;经氧化处理后,碳纤维表面的酸性变化不大,而碱性变得更强。得到碳纤维表面自由能的非极性分量为45mJ/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