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38篇
  免费   884篇
  国内免费   723篇
电工技术   1122篇
综合类   1128篇
化学工业   1933篇
金属工艺   814篇
机械仪表   1252篇
建筑科学   1523篇
矿业工程   904篇
能源动力   441篇
轻工业   1482篇
水利工程   604篇
石油天然气   730篇
武器工业   266篇
无线电   138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50篇
冶金工业   661篇
原子能技术   195篇
自动化技术   155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61篇
  2022年   342篇
  2021年   363篇
  2020年   393篇
  2019年   573篇
  2018年   593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452篇
  2014年   1006篇
  2013年   734篇
  2012年   822篇
  2011年   837篇
  2010年   837篇
  2009年   752篇
  2008年   831篇
  2007年   802篇
  2006年   744篇
  2005年   642篇
  2004年   586篇
  2003年   517篇
  2002年   479篇
  2001年   411篇
  2000年   443篇
  1999年   256篇
  1998年   244篇
  1997年   227篇
  1996年   248篇
  1995年   205篇
  1994年   216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86篇
  1991年   164篇
  1990年   156篇
  1989年   151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90篇
  1985年   70篇
  1984年   72篇
  1983年   80篇
  1982年   63篇
  1981年   64篇
  1980年   37篇
  1979年   33篇
  1978年   26篇
  1975年   13篇
  1959年   12篇
  1958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巷道掘进面前方含水构造(干燥无水、无压水、承压水)难以判别的问题,通过开展不同含水条件下粉砂岩双轴加载试验,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岩石破裂过程进行监测,分析巷道受压过程破裂演化规律及温度场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含水条件下的岩石破裂过程大致分为4个阶段,且加载过程岩石表面平均红外温度均随着载荷呈线性增加;若岩石破裂前兆为突然增温型,则表明破裂面前方无水;若岩石破裂前兆为突降转升型,则表明破裂面前方存在水体,且水压越大,温度曲线由升转降的时间越早,低温现象越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工程巷道开挖过程中突水事故的遥感监测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边界识别是位场数据解释中一项重要任务,可用于资源探测等领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于深部异常体目标,采用传统的边界识别方法易出现模糊、发散、变形等问题,而改进的方法大多采用高阶导数,虽然能够很好地识别出深部异常体边界,但是计算复杂,易受噪声干扰。为了改善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稳定的快速边界识别方法,仅利用符号函数和重磁垂直导数数据,即可均衡识别不同深度的目标,且避免了高阶导数的计算。通过理论模型的实验与对比,验证了方法的便捷性、有效性、抗斜磁化能力以及抗噪能力。同时,应用实测数据验证了方法在复杂重磁环境下,能够准确清晰地分辨出异常体,可节约相关研究人员的大量时间与精力,具有很好地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单一彩色相机对低辨识度目标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彩色相机和红外热成像仪同时检测自动驾驶目标的方案。为了同时提取彩色图像的颜色特征与红外图像的温度特征,在单模态YOLOv3网络基础上改进网络结构得到双模态YOLOv3神经网络,并设计四种特征融合对比实验以确定最佳融合方案;建立双模态数据集同步采集系统,采集彩色图像与红外图像对并用于双模态网络的训练与测试;使用未经网络训练的验证集得到4种双模态特征融合模型的平均精度值与损失值。实验结果表明,在训练30次后,该双模态网络模型的平均精度值最高可达59.42%。  相似文献   
4.
旨在确定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ESS)的最佳配置,以应对主动配电网(ADN)中风力发电的集成。相应地,提出了一种考虑储能的动态效率和寿命的电池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方法。与以前的研究不同,所提出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中考虑了VRB的动态效率和寿命。此外,该方法综合考虑了风电消纳、减少负荷中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网损、VRB ESS的投资成本等综合收益,以经济指标用于评估VRB ESS的渗透率,设计的VRB ESS可以使得ADN的经济性达到最佳。最后,通过改进的IEEE 33节点系统对提出的电池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方法进行了验证。测试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并分析了主动配电网的潮流运行特性。  相似文献   
5.
PID控制器作为温度控制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整个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ID控制器具有的优点是原理简单、使用方便、控制精度高、算法成熟,并且使用时不用依赖非常高级专业的技能.因此用PID控制器来实现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设计中分别采用P控制器,PI控制器和PID控制器来实现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通过对三种方法进行系统仿真,可以发现PID控制器对温度的控制精度更高,调节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6.
物联网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数据交互容易遭受各种攻击.为了保证物联网传输层协议UDP传输数据的安全,在TLS协议架构基础上扩展形成了支持UDP数据报安全传输的DTLS(DatagramTLS)协议.现行的DTLS协议基于公钥证书密码体制,证书管理复杂、网络通信开销大,难以满足物联网等资源受限型网络的安全通信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离散对数的改进无证书公钥密码方案,设计了适应资源受限网络的轻量级DTLS协议,并基于嵌入式SSL库wolfSSL进行了协议实现.从通信开销和握手连接时间两方面,将本文提出的基于改进无证书公钥密码的DTLS协议分别与基于传统公钥证书的DTLS协议及基于身份标识的DTLS协议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基于无证书的DTLS协议在通信开销和握手连接时间方面均优于基于公钥证书的DTLS协议和基于身份标识的DTLS协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遗传算法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规划路径不够平滑、代价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无人机(UAV)路径规划方法,该算法对遗传算法的选择算子、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进行改进,从而规划出平滑、可飞的路径。首先,建立适合UAV田间信息获取的环境模型,并考虑UAV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以建立适合本场景的更为复杂、精确的数学模型;然后,提出了混合无重串选择算子、非对称映射交叉算子和启发式多次变异算子,寻找最优路径以及扩大种群搜索范围;最后,采用三次B样条曲线对规划出的路径进行平滑,得到平滑的飞行路径,并且减少了算法的计算时间。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遗传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代价值降低了68%,收敛迭代次数减少了67%;相较蚁群优化(ACO)算法,其代价值降低了55%,收敛迭代次数减少了58%。通过大量对比实验得出,当交叉率的值为(1/染色体长度)时,算法的收敛效果最好。在不同环境下进行算法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很好的环境适应性,适合于复杂环境下的路径规划。  相似文献   
8.
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热处理对钛合金Ti6Al4V/纯铝AA1050复合板界面形貌特征、成分、力学性能以及显微硬度的影响,采用剪切试验对界面扩散层进行了力学性能研究.结果 表明:热处理温度会影响复合板界面扩散层的生成厚度,580℃时扩散层最厚,约为1.95 μm.3种不同热处理温度(540、560和580℃)条件下扩散层均有金属间化合物TiAl3生成,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复合板界面显微硬度增加.当热处理温度为560℃时,复合板界面的最大剪切力和剪切强度达到峰值,分别为3877 N和73.2 MPa,剪切强度超过了纯铝基材(60 MPa).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注意力模型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在卷积神经网络中加入注意力模型,网络的性能可以显著提升。然而大多数现有的方法都专注于开发更复杂的注意力模型,以使卷积神经网络获得更强的特征表达能力,但这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模型的复杂性。为了在性能和复杂度间取得平衡,对CBAM模型进行优化提出了轻量级的EAM(Efficient Attention Module)模型。针对CBAM的通道注意力模块,引入一维卷积替代全连接层来聚合各通道间的信息;对于CBAM的空间注意力模块,将大卷积核替换为空洞卷积来增加感受野以聚合更广的空间上下文信息。将该模型融入YOLOv4后在VOC2012数据集上进行测试,mAP提高3.48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注意力模型只引入较小的参数量,网络性能可获得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传统发酵鹿肉干品质和风味的缺陷,向复配发酵剂(无戊糖片球菌:木糖葡萄球菌:植物乳杆菌=2:2:1)发酵的鹿肉干加入一定量的鸡脂肪,比较不发酵不加脂、发酵不加脂和发酵加脂三组鹿肉干的营养特性和风味的差异。结果表明:通过感官综合分析鸡脂肪最佳添加量为2%;发酵加脂组和不发酵不加脂组L*值分别为20.13和19.67,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但a*值(7.73)和b*值(9.29)值都显著高于不发酵不加脂组a*值(1.58)和b*值(2.34)(P<0.05);发酵加脂组的水分含量(15.22%)和不发酵不加脂组(21.33%)显著高于发酵不加脂组(14.1%)(P<0.05);发酵加脂组pH(5.04)显著(P<0.05)低于不发酵不加脂组pH(5.89)和发酵不加脂组pH(5.28);发酵加脂组硬度(5071.22%)显著(P<0.05)低于不发酵不加脂组硬度(21143.94%)和发酵不加脂组硬度(10324.73%);发酵加脂组脂肪酸(7.229 mg/100 g)比不发酵不加脂组脂肪酸(2.635 mg/100 g)和发酵不加脂组脂肪酸(3.591 mg/100 g)显著增加(P<0.05);发酵加脂组氨基酸(12.218%)比不发酵不加脂组氨基酸(8.43%)和发酵不加脂组氨基酸(10.213%)显著增加(P<0.05);发酵不加脂组和发酵加脂组挥发性物质中烯烃类相对含量分别为66.06%和55.85%,差异显著(P<0.05),醛类、酸类、烷烃类含量显著相比,增加(P<0.05),而醇类和杂环化合物含量显著减少(P<0.05);综上,发酵及定量的鸡脂肪的添加对发酵鹿肉干的品质有积极影响,更加突出了发酵鹿肉干的营养特性和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