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无线电   2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该文采用注意力“多源论”思想,提出了注意力资源分为动态资源和静态资源的构想;建立了基于总体效率最优原则的静态注意力资源的分配模型和动态注意力资源的功能结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基于注意力多源理论的信息感知与处理过程模型,解决了现有同类模型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该模型提出了基于特征匹配测度的信息隶属度模型,构造了基于信息类别隶属度、类别优先权系数及人的倾向性系数的信息重要性指数,实现了模型中基于信息重要性指数的信息选择.  相似文献   
2.
快速气动力伺服系统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朝强  赵婷 《控制理论与应用》2010,27(11):1551-1556
气缸运动在低速时会出现爬行现象.本文分析气缸爬行现象的机理,针对摩擦力不易被直接检测到的缺点,设计扩展卡尔曼滤波观测器对气动力伺服系统中的摩擦力进行在线估计,将估计的摩擦力引入控制输入,对摩擦力进行补偿.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跟踪精度较高、鲁棒性强、响应时间快.  相似文献   
3.
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车辆跟踪防撞系统,信息量大,计算速度、存储容量要求较高,不便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通过对机器视觉图像信息的等间距抽取,压缩了图像采集量,保留了最小特征,减小了存储的压力;通过对传统图像边缘提取算子的研究,提出了简化的基于阈值的边缘提取算子,提高了计算速度.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并在智能模型车平台...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作为指导教师,参加了历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带领重庆大学二队,重庆大学速队获得了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智能汽车邀请赛优胜奖,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东北大学举办的第三届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作者就参加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的经验和经历,并就部分参赛学生的感想与业绩,探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对培养自动化专业拔尖创新人才的贡献和作用。探讨我们如何利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这个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利用DSP(TMS320F2812)主控制器的两个普通I/O口,模拟I2C总线技术,实现了对视频解码器SAA7111的初始化设置。文中介绍了I2C总线时序设计,并给出了读写流程及验证结果;而且对SAA7111的寄存器配置步骤做了说明,最后通过实验得出SAA7111的初始化结果完全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6.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本科毕业生数量的增多,没有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的毕业生将会在就业的大军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更应该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以其中一个实验"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为例,提出一种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自己动手设计实验电路图、实际电路连接、仿真验证的方案,通过虚拟示波器上的二阶系统过渡过程的阶跃响应曲线和Matlab仿真结果的对比,更好的理解二阶系统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的状态。既增强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动手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传统意义上学生被动学习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7.
电惯量技术即是用电动机按照一定的控制算法输出力矩和转速来模拟机械惯量的方法。目前出现的各种电惯量模拟方法,基本都没有考虑电动机各个变量之间的耦合作用,使得电惯量系统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不佳。本文在建立基于惯性式汽车制动器电惯量控制系统模型的基础上,用交流电机作为驱动电机来模拟机械惯量,并针对交流电机变量之间没有解耦的问题,利用内模解耦控制算法对电惯量系统进行多变量解耦控制。文中用MATLAB软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解耦后系统的快速性、稳定性、鲁棒性比不解耦系统的性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鉴于煤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利用签到系统准确掌握井下人员出入情况,对煤矿安全生产与救援有着重要的意义.将基于人脸识别的签到系统用于煤矿,遇到光线昏暗、人脸易附着黑色粉尘等因素影响,传统的基于 PC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的人脸识别算法检测率低.为了解决该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 KL 变换(Karhunen-Loeve Trans-form)和 TAN 分类器(Tree-Augmented Naive Bayesian network)相结合的人脸识别方法.该算法通过 KL 变换使特征点更突出,通过 TAN 分类器使匹配结果更准确.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既减小了计算复杂度,又提高了人脸识别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