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阐述净室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将旋策略扩展到设计阶段细节的方法。研究证明,旋进策略不仅简化了一致性规约,而且还从局部上增强了工程过程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2.
运筹学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研究了运筹学模型及其方法在工业工程的应用情况。针对工程制造与控制系统中的存在的实际问题,研究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特定运筹学的方法。文中还就运筹学方法今后的应用发展力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非连续断层破裂红外辐射与声发射、应力场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应用RFPA^2D程序模拟雁列和共线非连通两种非连续断层的应力场和声发射场,并与相同条件下的热红外辐射成像试验进行对比,分析非连续断层的温度场与应力场及声发射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试验的声发射与实际试验中的热红外辐射温度具有类似的时序变化阶段和空间演化特征。通过对热红外图像与应力场的比较以及对裂纹破裂模式的分析,讨论试件各裂纹表现出的红外辐射特征差异,以进一步了解非连续断层的破裂过程和破裂机制。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使用计量经济的方法以GDP增长率对证券市场规模、流动性指标和其他相关指标进行逐步回归,给出了国民经济和证券市场的计量关系,并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证明了我国证券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多暗色矿物类岩石单轴加载过程中红外辐射定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13,他引:9
对首都圈地区的多暗色矿物类岩石(花岗闪长岩、辉长岩及片麻岩)进行了单轴加载至破裂过程的热红外遥感监测实验,发现:(1) 在加载至应力峰值过程中,岩石平均红外辐射温度与应力呈线性正相关关系;(2) 在加载至应力峰值过程中,岩石平均红外辐射温度与所受机械功呈三次曲线关系;(3) 应力峰后-破裂过程中,岩石沿剪切破裂带辐射温度升高,而在应力松弛或张性区,辐射温度有所降低;(4) 损伤岩石在单轴加载过程中红外辐射温度变化与完整岩石相比总体规律相似,但波动性较大。基于实验分析,建立了岩石应力与红外辐射温度以及机械能与红外辐射温度的定量关系;并对地震遥感及其热红外前兆的物理-力学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随机存储模型的计算机模拟及结果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需求量为连续随机变量的椭机存储模型计算机模拟及其结果统计分析,对具有代表性的随机存储模型通过计算机得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统计结果证实了计算机模拟的合理性,。从而说明模拟是解决椭机存储问题的行之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电力工业效率分析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对效率评价的几个基本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使用DEA方法的电力工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CR和BCC模型对天津、吉林等8个电力公司实施测评分析,确定了相应的效率评价结果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0.
岩石撞击的热红外成像探测是遥感技术的一项新颖而颇具潜力的应用,亦是遥感-岩石力学交叉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分析岩石撞击热红外成像探测的试验技术原理与特点,介绍前期试验探索成果及新近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热红外技术用于固体撞击瞬态过程监测的试验探索、Hopkinson压杆撞击(包括不同角度、含水岩石靶元的撞击)、岩石与岩石之间的撞击、不同类型岩石的落球撞击、基于红外辐射特征的撞击参数反演研究以及矿山诱灾分析的应用基础研究。讨论岩石撞击辐射升温的物理机制,包括岩石破裂作用机制、岩石热弹效应以及岩石物理学机制。指出岩石撞击热红外成像探测的未来发展方向为辐射规律与物理机制、定量分析与遥感模型、谱段优选与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