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亚磷酸盐臭氧化合物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亚磷酸盐臭氧化合物的研究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1)它是单重态氧气的重要化学来源,而单重态氧气可以作为氧碘化学激光的储能分子;(2)亚磷酸盐臭氧化合物的结构独特,一直为人们所关注;(3)它们的热分解以及催化分解的具体反应机理还不是很清楚,这也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主要从上述三个方面来综述亚磷酸盐臭氧化合物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一个新的分支,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是代谢组学研究过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代谢物检测方法。为快速处理LC/MS联用仪在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原始数据,本研究将原始数据分组后由不同的计算节点完成预处理工作,提出了基于数据并行的预处理方法;为提高并行效率,提出了谱峰预识别算法。实验表明:27个小鼠血清样本原始数据在5个计算节点上分组并行处理,按照保留时间平均划分的加速比为2.87,按照谱峰平均划分的加速比为4.55;经大量数据和更多计算节点测试,数据并行处理方法比单计算节点串行处理方法的速度有很大提高,谱峰并行模式加速比Sp趋近于理想加速比P。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处理代谢组学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  相似文献   
3.
大黄素作为天然蒽醌类染料,因其在可见光照射之下的良好光致生物活性而越来越受关注。考虑到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在研究光敏剂光物理化学过程中应用成功,本文用其研究大黄素激发态的各种性质,并用连续介质模型(PCM)讨论溶剂效应对激发态行为的影响。发现:(1)在无氧条件下,溶剂中大黄素可损伤DNA,原因是碱基对与大黄素阳离子之间的电子转移所致,并非由其三重激发态与碱基对直接作用而引起。而阳离子的产生是依赖容剂中2个邻近的三重态大黄素分子间的自离子化反应;(2)在有氧的环境中,大黄素的去激发能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与氧气之间发生能量转移而产生单重态氧;溶剂效应降低大黄素的电离势及电子亲和势,使其在水中更容易放出电子。当大黄素被还原后,在气相中氧的氧化能力不足以夺取大黄素负离子的电子而产生超氧阴离子,而在溶剂中这一反应却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前相关文献报道大都集中在工业多元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极限的理论研究,而有粉尘参与的瓦斯多元混合气体爆炸顺序缺乏系统研究.本文对煤结构中代表性模型分子的局部片段采用从头算法和密度泛函方法在不同基组水平上进行量子化学计算,得到各种计算水平下的优化结构和各类共价键能.同样理论水平下计算瓦斯爆炸反应中链的引发产生自由基需要断裂的化学键能,通过比较对煤尘存在条件下的瓦斯爆炸下限浓度下降现象进行分析,提出煤尘更容易引燃.在瓦斯-煤尘共存的情况下,是煤尘引爆瓦斯而不是瓦斯引爆煤尘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萘醌分子光致生物活性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HF/6-31G* 和组态相互作用CIS/6-31G* 计算法,研究了naphthazarin分子单重态和三重态分子内氢传递过程的最低能量途径.通过计算,我们发现naphthazarin分子S1态IHT与T1态IHT势能面会发生交叉,从而引发高效的系间窜越过程,提高三重态的量子产率,我们认为这就是naphthazarin光致生物活性的根源,并进一步推测苝醌类光敏剂光敏特性的根源也是在此.  相似文献   
6.
张玉花  陈德展 《山东化工》2009,38(12):20-23,27
烷基卤脱卤酶的催化脱卤反应具有重要的合成价值和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巨大潜力。随着酶晶体结构的确定,它的催化作用机制逐渐被研究。日前,催化循环机制在很多方面仍然存有争议。本文对烷基卤脱卤酶催化脱卤机制的研究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对脱卤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不断提高脯的生物催化活性和拓宽底物范围,为工业上生物催化难降解有机卤化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百年CSI住宅可形成一个巨大产业,它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绿色消费模式的形成;显著改善住宅综合品质,适应居民个性化消费需求;其市场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的计算方法,研究了竹红菌素(HA)4种异构体发生分子内质子传递(IPT)的过程。结果表明,在竹红菌素分子内质子传递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碳骨架结构的变化,这与之前文献中的猜测是不一致的,利用CIS和TD方法计算研究了竹红菌素激发态分子内质子传递的过程.结果表明,竹红菌素顺式结构的IPT过程是一个~10ps的瞬态过程,而竹红菌素反式结构的IPT过程则是一个~50~250ps的瞬态过程.根据计算结果我们对竹红菌素和金丝桃蒽酮分子内质子传递模式之间的差异做出了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