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化学   22篇
化学工业   7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熔盐法将MgTiO3薄膜均匀地包覆在钛酸钡颗粒表面形成芯壳结构。包覆机理是在MgCl2的熔盐状态800℃下Mg2 取代BaTiO3中的Ba2 离子表面生成MgTiO3薄膜薄膜厚度约20nm。采用TEM、XRD验证了MgTiO3的包覆。包覆粉末经烧成瓷后具有良好的高频性能在1MHz~800MHz的频率范围内介电常数恒定为130。  相似文献   
2.
复合钙硅固硫剂的固硫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机械混合法、沉淀法及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a-Si系列复合固硫剂,并用热分析法分别研究其固硫性能和固硫过程,用等效粒子模型对固硫反应的动力学过程进行表征,计算了各固硫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钙固硫动力学参数活化能与指前因子之间存在着耦合现象,即反应活化能Ea下降时,指前因子k0相应下降,反之,活化能增加时,指前因子相应增加.用不同方法制备的Ca-Si复合固硫剂的固硫性能和固硫过程有明显差别,但其固硫率都高于纯CaCO3,其中溶胶-凝胶法效果最好;Ca-Si系列复合固硫剂对固硫反应的影响表现为在反应初期(即化学反应控制阶段),其反应速率较纯CaCO3的低;而到反应后期(即产物层扩散控制阶段),其反应速率显著增加,固硫反应温度越高,这种影响越明显,与固硫转化率的实验结果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三个氰根桥联的十二核大环齿轮状配合物[Cr(bpmb)(CN)2]6-[Mn(5-Brsalpn)]6·12H2O(1)、[Co(bpmb)(CN)2]6[Mn(5-Brsalpn)]6·12H20(2)和[Co(bpmb)-(CN)2]6[Mn(5-Clsalpn)]6·24H20·8CH3CN(3)(bpmb^2-=1,2-bis(pyridine·2-carboxamido)-4-methylbenzenate),表征了其晶体结构和磁性.三配合物是同晶型的,包含交替排列的锰(Ⅲ)-Schiff碱阳离子和[M(bpmb)(CN)2]-阴离子,阴阳离子单元用氰根离子连成十二核环状结构.分子环直径约2nm.配合物1呈反铁磁性,说明通过氰根桥铬(Ⅲ).锰(Ⅲ)离子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基于一维交替链模型(哈密顿算符H=-JCrMnN∑i=0Si·Si+1)导出的磁化率公式与实验数据进行拟和得到磁耦合参数JCrMn=-2.65(6)cm^-1.  相似文献   
4.
超细二氧化钛粉末在水溶液中的分散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实验研究了不同分散剂对超细二氧化钛粉末在水溶液中分散的影响,采用分散相的沉降高度和分散后颗粒的粒度分布评价分散效果,得出六偏磷酸钠、硅酸钠、乙醇是超细二氧化钛粉末的良好分散剂. 通过测定分散相在分散介质中的z电位,分析了分散剂的分散机制,六偏磷酸钠和硅酸钠可显著提高水溶液中二氧化钛颗粒表面z电位的绝对值,乙醇在二氧化钛颗粒表面形成良好的溶剂化层,使超细二氧化钛颗粒在水溶液中获得良好稳定的分散.  相似文献   
5.
SiO2和Al2O3在TiO2表面的成核包覆与成膜包覆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崔爱莉  王亭杰 《化工冶金》1999,20(2):178-181
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TiO2表面包覆的机理和工艺条件,分析了TiO2成膜包覆与成核包覆的动力学控制因素,并提出了TiO2与包覆物之间的微观结构模型。实验研究了对TiO2进行硅、铝二元包膜的过程,二氧化然在浆液中的等电点为3.6。PH=10左右有最大的Zeta电位,有利于颗粒分散,硅酸聚合速度研究表明,pH=9 ̄10时硅酸聚合速度降低,有利于形成均匀致密的膜,因而最佳包覆pH值为9 ̄10。从XPS谱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TiO2表面包覆的机理和工艺条件,分析了TiO2成膜包覆与成核包覆的动力学控制因素,并提出了 TiO2与包覆物之间的微观结构模型.实验研究了对 TiO2进行硅、铝二元包膜的过程,测得二氧化钛在浆液中的等电点为 3.6. pH=10左右有最大的Zeta电位,有利于颗粒分散.硅酸聚合速度研究表明,PH=9~10时硅酸聚合速度降低,有利于形成均匀致密的膜,因而最佳包覆pH值为9~10.从XPS 谱中钛的 2p轨道电子结合能推测,包覆层的硅和铝是以化学键结合于 TiO2表面.  相似文献   
7.
C_(60)是碳的一种新的同素异型结构,本文报道了C_(60)的发现与制备方法,C_60的形成机制与其结构特征,以及C_(60)的性质研究及其衍生物潜在的广阔应用前景。重点介绍用红外(IR)谱,13C核磁共振(NMR)谱和X射线衍射(XRD)谱研究C_(60)结构,及掺杂C_(60)固体的高温超导电性及其结构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将Gly-GlyO、4,4'-联吡啶与Cu(NO_3)_2·H_2O在二次水溶液中反应,合成出以4,4'-bpy为中继基、Cly-GlyO为螯环的新型双核铜配合物,经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确定该配合物晶体的化学结构式为[(H_2NCH_2CONHCH_2COO)Cu(OH)(C_(10)H_8N_2)Cu(ON)(H_2NCH_2CONHCH_2COO)]·9H_2O.晶体属P 空间群,晶胞参数a=1.1412nm,b=1.2298nm,c=1.4269nm,α=113.82°,β=101.91°,γ=103.64°,Z=2.最终一致性因子R值为0.068,R_w值为0.057,标准偏差σ=0.1951。  相似文献   
9.
利用柔性酚胺类配体N,N'-二甲基-N,N'-(2-羟基-4,5-二甲基苄基)乙二胺(H2L)与Cu(Ⅱ)反应,合成了2个新的酚氧桥联多核Cu(Ⅱ)配合物[Cu3II(L)2(CH3OH)2](ClO4)2(1),[Cu3II(L)2(CuICl2)2](2)。配合物1~2中,3个Cu2+之间通过2个酚氧桥连接,形成线性三核结构。两边的铜离子分别被配体L2-上的N2O2螯合配位,轴向与甲醇分子的氧(配合物1)或[CuCl2]-的氯(配合物2)配位,形成四方锥配位构型。中间铜离子与两侧L2-上的4个酚氧原子以平面四边形配位。CuII-O-CuII键角为100.14°~101.79°。对配合物1~2进行变温磁化率测量表明,铜离子之间通过酚氧桥存在强的反铁磁耦合,磁耦合常数J分别为-277(9)cm-1(配合物1)和-299(3)cm-1(配合物2)(基于自旋哈密顿算符Ĥ=-2J(Ŝ1·Ŝ2+Ŝ2·Ŝ3)。J值与酚氧桥桥联键角有一定相关性,即Cu-O-Cu桥联键角越大,反铁磁耦合越强。  相似文献   
10.
新型化学反应器研究的前沿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国内外新型化学反应器研究的前沿课题进行了简要总结,指出了开发新型与多功能化学反应器的4条途径,并给出了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