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36篇
化学工业   90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9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3篇
轻工业   186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
《广东化工》2021,48(13)
研究了分别以葡萄糖、蔗糖和乙酸钠为唯一有机碳源异养养殖小球藻的生长、蛋白质和叶绿素合成。葡萄糖和乙酸钠培养的小球藻都出现了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现象,小球藻在葡萄糖和乙酸钠中的最适生长浓度分别为25 g/L和35g/L,最大OD_(680)为5.45和1.93。但是小球藻的生物量随蔗糖浓度增大而增大,当蔗糖浓度为45g/L时出现了最大OD6_(80) 8.13。乙酸钠、蔗糖、葡萄糖培养42小时的小球藻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8%、15 %和14%,叶绿素含量分别为:17、10、8 mg/g。综合考虑小球藻生长、蛋白质及叶绿素合成,25 g/L葡萄糖是小球藻异养的最适有机碳源。  相似文献   
3.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污染物在不同暴露时间具有不同的毒性变化规律。以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硫酸安普霉素(APR)、双氢链霉素(DIH)、硫酸新霉素(NEO)和硫酸链霉素(STS)为混合物组分,应用直接均分射线法和均匀射线法对4类抗生素设计出6组二元混合体系和4组三元混合体系,每个混合物体系设计5条射线共50条射线,采用时间毒性微板分析法(T-MAT)测定这些抗生素混合物射线在6个暴露时间点(即0、12、24、48、72和96 h)对蛋白核小球藻(C.pyrenoidosa)的生长抑制毒性。结果表明,抗生素二元和三元混合物系的50条射线对C.pyrenoidosa毒性均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即混合物射线的毒性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以半数效应浓度(EC50)的负对数p EC50为毒性指标,不同混合物体系的时间毒性变化规律不同,有的混合物从0 h开始,毒性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强,有的从12 h或24h,甚至48 h后,毒性开始迅速增加;同一混合物体系中不同射线的毒性因组分浓度比的变化而变化,即混合物射线的毒性随毒性大的组分比例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藻细胞内外有机物氯化后典型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潜能,选取小球藻为研究对象,采用加氯消毒法研究了在不同生长时期及不同氯投加量下典型含碳类消毒副产物(THMs)和含氮类卤代消毒副产物(TCNM)的生成规律,并对二者的生成势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细胞外有机物(EOM)和细胞内有机物(IOM)提取液的总有机碳(TOC)和有机氮(DON)较高,而芳香结构和不饱和双键的有机质质量浓度很低;从对数生长期到衰亡期,EOM经氯化后TCNM的生成量逐渐增加,IOM的TCNM生成量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THMs的生成规律与TCNM相似,但其生成量明显高于TCNM.增加氯投量,EOM的TCNM生成量逐渐升高,IOM的TCNM生成量则先升高后下降;在氯投量为30 mg/L时,IOM的TCNM生成量最高;稳定生长期小球藻细胞的EOM和IOM在氯投量由20 mg/L升高到30 mg/L时,THMs的生成量稳定增加,当氯投量超过30 mg/L时,THMs的生成势显著升高,且三氯甲烷为THMs的主导物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南方湿热地区复合绝缘子和室温硫化硅橡胶(reem temperature vulcanized silicone rubber,RTV)涂料表面发现了较严重的藻类覆生现象,大大降低了复合绝缘材料表面的憎水性,影响其电气性能。传统绝缘子清洗方法存在生物污秽层难以根除等问题。文中以绝缘子表面常见的小球藻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破胞率、光合活性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等测试手段,表征喷涂杀藻剂过后藻细胞的生长情况,探究喷涂杀藻剂对在高温硫化硅橡胶覆生的藻类生长抑制效果。研究发现,采用摩尔质量分数为0.025 mol/L的1427母液(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作为杀藻剂,杀藻剂剂量大于0.2μL/cm^(2)对单位面积密度为2.5×10^(7)个/cm^(2)的小球藻有灭活效果,杀藻剂剂量越大,灭藻效率越高;杀藻剂作用于藻细胞上首先会抑制其光合活性,并引起细胞破裂和叶绿素减少,最后实现细胞完全被分解。喷涂剂量为0.4μL/cm^(2)及以上杀藻剂,能在至少10天内对空气中再次附着于硅橡胶上的藻细胞产生较好的抑制效果。在现场应用上可喷涂剂量为0.4μL/cm^(2)杀藻剂,对绝缘子表面藻类灭活和抑制生长。  相似文献   
6.
生物质能源与能源林业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生物质能对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作用,对我国能源林业和灌木能源林的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重点提出了小球藻油的利用对生物质能开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芳烃化合物对普通小球藻毒性的QSAR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DFT-B3LYP方法,在较高基组6-311G**水平下,全优化计算了23种苯胺、苯酚和苯甲醛衍生物。从中获得前线分子轨道能级(EHOMO,ELUMO),最正氢原子电荷Q ,最负非氢原子电荷Q-,及分子偶极矩和体积(μ,V)等描述符。结合文献中标题化合物对普通小球藻的毒性值(-logEC50)和疏水性参数(logKow),由线性回归方法成功建立QSAR模型。将-logEC50与logKow直接相关,发现标题物对普通小球藻的毒性均高于基本毒性,而多元线性回归所得二变量模型(-logEC50=-1.945 0.612logKow-7.690ELUMO,n=23,R2=0.834,F=50.322,SE=0.274,P=0.000,VIF=1.093)能更好地描述标题物对普通小球藻的毒性,由此推断,标题物取非共价作用毒性机理,其对普通小球藻的毒性作用分为两步,首先穿过细胞壁在细胞内富集,以logKow描述;其次与亲核试剂发生亲电反应,以ELUMO表示。  相似文献   
8.
在蛋白核小球藻与活性污泥共固定化条件下,采用不同碳源对蛋白核小球藻进行了小型培养和扩大培养.结果显示,测定蛋白核小球藻藻液细胞密度的最佳波长为680nm;含10g/L葡萄糖的Bold培养基培养时表现出适应期较短(20h)、对数期较长(25h)、藻细胞最大生长率高(kmax=0.098h^-1),且最大生长率出现时间早(第37.5h)等特点.扩大培养研究证实,经过72h培养可以得到10^8个细骨包/mL的藻液.该培养方式可以满足相关的藻类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对藻液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小球藻培养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对其生长速度的影响及评估实现生活污水处理及生物质积累双重目标的可行性。实验探究单因素(光照强度、初始pH、接种浓度)影响情况下小球藻的生长速度变化,并利用动力学增长模型研究小球藻在生活污水中的生长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藻接种量为0.03 v/v(即微藻体积与生活污水体积比)、初始pH为3、温度25℃、光照强度为12 000 lux条件下小球藻的生长速度最快,生物产量可达0.022 9 g/L。对比Logistic、Gompertz、Richards三类动力学增长模型后,Logistic模型相对于另外两种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出小球藻在生活污水中的生长趋势。但现有的动力学生长模型仍无法完全预测微藻的生长,应开发更稳健的动力学生长模型,以包括营养物质去除和藻类衰老死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使用海藻酸钠(SA)和聚乙烯醇(PVA)作为载体、以氯化钙(CaCl2)和硼酸(H3BO3)为交联剂,制作固定化小球藻,在筛选最佳制备条件的基础上探讨固定化小球藻对人工废水和养殖用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当SA和CaCl2质量分数均为2%,PVA和H3BO3质量分数分别为1%和3%,交联时间为12 h时制备的固定化小球藻最佳。PVA质量分数为1%时固定化小球藻去除人工废水中的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和总磷的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为60.92%、77.04%、79.06%和83.38%。在草金鱼循环水实验中应用,固定化小球藻去除氮磷效果较对照组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