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9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168篇
化学工业   59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86篇
矿业工程   40篇
能源动力   71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927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冶金工业   8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州河水质黑臭评价方法和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黑臭是水质有机污染的一种极端现象,水质黑臭评价作为一种特殊的水质评价方法,目前尚无可行的方法。上海市在开展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中提出苏州河消除水质黑臭的治理目标,作者为此在全面分析国内外水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筛选出污染指数法、有机污染综合评价法(A值法)、溶解氧值法三种水质评价方法比较,并提出有机污染综合评价法是水质黑臭评价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1996~2000年大伙房水库入库口及库区水体的监测结果,对“九五”期间水库上游入库口和库区水体污染作出分析与评价,提出水库入库口及库区的水质逐年好转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贾利 《治淮》1998,(7):26-27
一、监测概况 从1994年6月开始,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组织实施省界监测,监测的河段有25条主要跨省河流共28个省界断面。其中豫皖河段14个,鲁苏河段10个,苏皖河段1个,皖苏河段3个,监测项目有COD_(mn)、NH_3-N、NO_2-N、挥发酚、氰化物、Cu、Pb、Zn、Cr、DO、PH、水温,监测频率为每月一次。1997年对部分省界河段进行了调整和完善,调整后的省界河段有30条跨省河流共32个省界断面。其中豫皖河段14  相似文献   
4.
西大洋水库水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西山饮用水所含元素,化合物,认为西山地区生活用水符合国家标准,能满足人体健康需要,但也应加强保护水源,减少污染,坚持水质定期化验。  相似文献   
6.
王朝晖  宗岗 《治淮》1998,(5):12-12
自1994年5月国务院环委会在蚌埠市主持召开了“第一次淮河流域环保执法检查现场会”后,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于1994年6月开始,对淮河流域主要跨省河流省界河段开展了每月一次水质监测,迄今已有四个年头,积累了丰富的系列水质资料,对当前淮河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和决策、监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97年是实现淮河流域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的关键年,为检验治理成果,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加大了监测力度和密度,本文就1997年“达标”年省界河段水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多年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和近期实测监测资料,系统地对辽河流域平原区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浅层地下水的水质类别及水质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盐型为主,浅层地下水有污染加重和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该文根据2000年-2002年的水质监测结果,对山美水库水质现状作出评价,同时对其富营养化进行预测,并提出了水质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淮河流域水质状况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鹏程 《治淮》2002,(11):22-24
一、淮河流域水质现状 淮河流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质呈逐年恶化趋势。至1995年底,全流域80%以上的河流和水域已受到污染,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尤其是1994年和1995年汛期初发生的水污染事故,使淮河中游300多km的河段受到污染水体的冲击,给沿淮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及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破坏了水生生态系统。根据1995~2000年全流域149个国家基本站水质监测资料,按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