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60篇
  免费   735篇
  国内免费   244篇
电工技术   864篇
综合类   1184篇
化学工业   898篇
金属工艺   224篇
机械仪表   176篇
建筑科学   8537篇
矿业工程   5430篇
能源动力   383篇
轻工业   445篇
水利工程   3673篇
石油天然气   1734篇
武器工业   27篇
无线电   38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55篇
冶金工业   806篇
原子能技术   68篇
自动化技术   546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332篇
  2022年   289篇
  2021年   351篇
  2020年   412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371篇
  2015年   559篇
  2014年   1183篇
  2013年   1144篇
  2012年   1508篇
  2011年   1410篇
  2010年   1309篇
  2009年   1348篇
  2008年   1745篇
  2007年   1259篇
  2006年   1182篇
  2005年   1329篇
  2004年   1262篇
  2003年   1189篇
  2002年   928篇
  2001年   847篇
  2000年   771篇
  1999年   675篇
  1998年   523篇
  1997年   554篇
  1996年   592篇
  1995年   518篇
  1994年   395篇
  1993年   322篇
  1992年   391篇
  1991年   369篇
  1990年   304篇
  1989年   2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二队于2014~2019年在红岭矿区先后开展红岭钨矿接替资源勘查、红岭矿区614~626线钨矿详查工作,探获的三氧化钨(WO3)达大型矿床规模。在重点矿集区开展深外部矿产远景评价,深化成矿规律与地质结构的认识、发现深外部找矿靶区,围绕找矿突破战略目标有序推进,充分依靠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积极探索实践地质找矿新机制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不同重构土壤材料配比的土壤改良和苜蓿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部露天矿区土地生态修复中表土稀缺和土壤贫瘠难题,从充分利用矿区当地常见的原材料出 发,利用风沙土、红黏土、煤矸石、玉米秸秆及腐植酸为原料,按照不同配比混合后进行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配比下 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优选适宜于该地区的重构土壤配比。 结果表明:利用风沙土、 红黏土、煤矸石、玉米秸秆及腐植酸重构土壤具有可行性;不同重构土壤配比均可显著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加土壤 养分含量,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而促进紫花苜蓿生长,但不同配比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与纯风沙土(CK)相比,不同 重构土壤配比下紫花苜蓿生物量、根长、根直径和根表面积分别提高了 19. 05% ~ 624. 76%、17. 99% ~ 131. 80%、 17. 72% ~ 239. 20%和 33. 01% ~ 650. 45%。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生物量与基质理化性状和微生物活性存在协 同效应。 综合来看,风沙土与红黏土按 1 ∶2 复配,同时添加 15%煤矸石、5%玉米秸秆及 0. 05%腐植酸,土壤重构效果 最佳。 该研究为矿区土壤重构及降低土地生态修复成本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评价沥青技术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沥青与集料间的粘附性,并且沥青路面的质量和耐久性很大程度上受到沥青与集料间粘附性的影响。沥青裹覆集料后的抗水性除了与沥青的各种性质有关,还与集料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有关。无论是南方多雨地区还是北方季冻地区,都面临着严重而且普遍的水损害问题,水损害会极大影响路面的耐久性。引起沥青从集料上剥落的原因有很多,如路面厚度不足、压实度不够等,但是水损害问题才是导致沥青从集料上剥落的根本原因,才是导致沥青与集料粘附性不足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根据某水库大坝的现状,对大坝及其附属建筑物进行了相关的水力计算和结构计算。结果表明,大坝不符合防洪标准,大坝左坝肩漏水,坝体下游边坡抗滑能力不足,溢洪道边墙高度不足,消力池长度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对大坝主要建筑物提出相应的工程技术整改措施。有限元分析结果及整改措施的实施表明,整改方案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可以消除水库病害,恢复水库功能,整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6.
从蒙古国Zaamar金矿土壤中筛选到6株重金属耐受菌株,将其命名为菌株Z1、Z1a、Z2b、Z31、Z62、Z8,对其进行了鉴定和去除重金属性能考察。结果表明,其中5株菌(Z1、Z1a、Z2b、Z62、Z8)均为芽孢杆菌属;对重金属耐受性测试发现,对Pb~(2+)耐受性最好的菌株是Z1a、Z2b、Z62、Z8,耐受浓度均达到8mmol·L~(-1);对Ni~(2+)耐受性最好的是Z1a、Z2b,耐受浓度达到7mmol·L~(-1);对Zn~(2+)耐受性最好的菌株是Z1,耐受浓度达到8mmol·L~(-1);对Co~(2+)耐受性最好的菌株是Z2b,耐受浓度达到9mmol·L~(-1);对Cu~(2+)耐受性最好的菌株是Z1,耐受浓度达到2mmol·L~(-1);菌株Z31对重金属耐受性不明显。性能测试发现,菌株Z1对Cu~(2+)去除能力最强,溶液中Cu~(2+)去除率达18.38%;菌株Z1a对Ni~(2+)去除能力最强,溶液中Ni~(2+)去除率达13.02%;菌株Z2b对Co~(2+)去除能力最强,溶液中Co~(2+)去除率达到17.76%;菌株Z62对Pb~(2+)去除能力最强,溶液中Pb~(2+)去除率达12.96%;6株菌均对Zn~(2+)没有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瑶 《陕西煤炭》2020,39(2):68-72
黄陵矿区位于黄陇侏罗纪煤田北部,主要开采2#煤层,矿井生产中对各含水层特征认识不一,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针对此问题,收集整理黄陵矿区历年来的勘查数据,对各地层含水性特征进行客观分析与研究,并对主要含水层的富水性进行详细论述。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矿区煤层采掘的主要含水层为白垩系下统洛河组含水层和侏罗系中统直罗组含水层,其中,洛河组含水层对矿井采掘的影响较为突出。洛河组含水层富水性属于弱-中等,弱富水性区域位于矿区的东部,中等富水性区域位于矿区的中西部。今后矿井防治水工作中需高度重视矿区中西部洛河组含水层对煤矿采掘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矿安全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有效防治水害问题,提升生产效率,煤矿企业应深入分析矿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并采用针对性较强的开采措施。本文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现状,针对性的指出了水害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此后的煤矿开采工作提供更多的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9.
稠油油藏具有黏度高、沥青质和胶质含量高及流动性差等特点,在生产过程中易造成严重的储层损害,降低油井产量,进而影响油田的整体开发效果。针对海上某稠油油藏在开发过程中易造成储层损害的情况,对降黏剂、缓蚀剂及助排剂进行了优选,开发了一种适合稠油油藏的新型复合降黏解堵增产体系,其配方(w)为:2.5%JNJ-1+2.5%JNJ-2+2.5%HYJS-3+3.0%NH_4HF_2+1.0%HSJ-3+1.0%ZPJ-3。新型复合降黏解堵增产体系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与地层水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对沥青质和有机垢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同时该体系还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助排性能、防膨性能及稠油降黏性能,且残渣含量低。模拟岩心驱替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复合降黏解堵增产体系不仅能够有效解除地层堵塞,还能进一步改善储层以满足稠油油藏解堵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矿产品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的现象不断出现,这不仅给国有矿产资源造成破坏,而且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对非法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价值鉴定方法进行研究;论述矿产资源评估司法鉴定与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的关系;对非法采矿的司法鉴定,不仅对其造成的矿产资源破坏价值进行司法鉴定,对非法采矿造成的环境损害也应进行司法鉴定;对非法开采引起环境损害的司法鉴定事项提出相关建议,为非法采矿而引起的环境损害的司法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