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7篇
  免费   456篇
  国内免费   288篇
电工技术   552篇
综合类   447篇
化学工业   289篇
金属工艺   112篇
机械仪表   262篇
建筑科学   388篇
矿业工程   400篇
能源动力   187篇
轻工业   123篇
水利工程   667篇
石油天然气   421篇
武器工业   44篇
无线电   9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5篇
冶金工业   220篇
原子能技术   26篇
自动化技术   21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不同重力环境下仿壁虎机器人的运动稳定性、运动高效协调性等问题,基于四足机器人的步态规划现状和仿壁虎机器人自身特定的机械结构,设计了仿壁虎机器人在g、0、-g 3种环境下的足端轨迹和运动步态。在ADAMS仿真软件中研究了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得到了仿壁虎机器人稳定爬行与脚掌黏附力、足端轨迹和运动步态的关系。探讨了仿真结果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为仿壁虎机器人在实际环境中的稳定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型旋转机械通过临界转速时振动过大及运行中故障频发等问题,搭建转子试验台,模拟启停机过程和碰摩、不对中故障。不改变原有支撑形式,安装自主设计的磁流变阻尼器,在不停机的情况下,试验研究阻尼器抑制转子通过临界转速时振动过大及各类故障振动。试验结果表明,阻尼器可以有效抑制转子系统临界转速附近的振动,降幅在60%以上;转子发生碰摩或不对中故障时,阻尼器可以降低其高倍频振动。  相似文献   
3.
为智能化地识别警戒作业人员出现的低觉醒、注意力下降的生理状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和脑电信号处理的低觉醒状态检测与唤醒系统,系统通过传感器从大脑头皮采集脑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经傅里叶变换获取了脑电信号的θ相对能量、α相对能量、重心频率、谱熵等4个特征量,由4个特征量表征低觉醒状态并运用支持向量机对低警戒状态进行识别,当识别出低觉醒状态时采用声音报警模块发出声音,唤醒警戒作业人员。设计系统能够较好地识别出低觉醒状态,识别率达90.8%,可为提高警戒作业工作绩效提供一种可穿戴的智能装备。  相似文献   
4.
以基岩具有多斜面、多滑移通道的某实际重力坝工程为例,基于刚体极限平衡法,采用模糊理论和几种典型的体系可靠度计算方法,研究其典型坝段的坝基深层抗滑稳定模糊体系可靠度,探讨模糊理论中隶属函数形式、隶属度以及隶属函数中关键参数的取值对可靠度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取限制失效概率模糊界限比的方法可使计算结果更具有参考性,考虑模糊性的抗滑稳定可靠指标的下限较常规可靠度计算值偏小,这在重力坝坝基抗滑稳定分析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我国氟碳铈矿选矿生产工艺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4年以来,随着轻稀土产品市场的好转,稀土行业的龙头工艺—稀土选矿生产工艺流程也得到了促进与发展,涌现出几种新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稀土矿物浮选药剂。本文就我国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四川冕宁矿、山东微山矿的稀土选矿工艺流程予以介绍,并对上述地区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控制初始弯曲引起的转子振动幅值的一种新方法。通过在与转轴初始弯曲方向成较大夹角的方向添加不平衡质量的方法 ,使转子新的不平衡方向与初始弯曲方向夹角接近 180° ,则可以减小转子在临界转速附近的振幅。无论新的不平衡参数大于或小于初始弯曲参数 ,只要新的不平衡参数不至于太大 ,则临界转速附近的振幅响应肯定会得到改善。特别是当新的不平衡参数近似等于初始弯曲参数时 ,无论转速高低 ,振幅都会大幅下降。当重力参数、外阻尼系数和内阻尼系数改变后仍有同样结论。本文援引文献 [2 ]中的实例对这种方法进行了验证 ,并给出了解决类似故障的步骤。本文的方法可用于处理生产实际中转轴初弯引起的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7.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loss of hydrophobic polypeptides, which are important for foam quality and stability in finished beer. Loss of hydrophobic polypeptide due to fermenter foaming occurs during transfer of fermented wort since a gradient of hydrophobic polypeptides towards the surface is created during fermentation. Due to higher polyphenol levels in high gravity (20°Plato) wort, more hydrophobic polypeptides are lost due to cold break (cold trub) precipitation compared to low gravity (12°Plato) wort. Another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loss of hydrophobic polypeptides could be proteinase A activity during fermentation, especially in high gravity fermentation where the yeast is exposed the higher stress. During high gravity fermentation, where osmotic pressures are higher, ethanol levels become greater, and nitrogen‐carbohydrate ratios are lower, more proteinase A is released by the yeast. This release of proteinase A into fermenting wort could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e foam stability of the finished product.  相似文献   
8.
采用复合形优化法,结合《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中推荐的抗滑、抗倾稳定的分项系数计算方法,并考虑了内河航道船形波等作用的影响效应,对重力式护岸断面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9.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某碾压混凝土坝(RCC)在施工导流期的应力场进行分析,着重校核了顶部未到设计龄期的碾压混凝土和大型导流底孔周边的应力分布;并初步探讨了在多因素影响情况下,从开始施工到蓄水运行的坝体温度场、应力场的全过程仿真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ozonation of CI Reactive Black 5 (RB5) by using the rotating packed bed (RPB) and completely stirred tank reactor (CSTR) as ozone contactors. The RPB, which provides high gravitational force by adjusting the rotational speed, was employed as a novel ozone contactor. The same ozone dosage was separately introduced into either the RPB or the CSTR for the investigation, while the experimental solution was continuously circulated within the apparatus consisting of the RPB and CSTR. The decoloriz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efficiencies of RB5 in the course of ozonation are compared for these two methods. Moreover, the dissolved and off‐gas ozone concentrations were simultaneously monitored for the further analysis. As a result, the ozone mass transfer rate per unit volume of the RPB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because of its higher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gas–liquid concentration driving force. Furthermore, ozonation kinetics was found to be independent of the gravitational magnitude of an ozone gas–liquid contactor. Therefore, the results suggest employing RPBs as ozone‐contacting devices with the advantage of volume reduc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hich can be used for further modeling of the ozonation process in the RPB, also show the requirement of correct design for the RPB. Consequently, the present study is useful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RPBs. Copyright © 2004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