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94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DF3、D4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D3^F,D4共聚合反应的特性,该反应是平衡开环共聚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以后,共聚物[η]与高聚物收率基本恒定,对碱催化剂的研究发现,强碱性催化剂有利于合成高分子量的D3^F,D4共聚物,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其聚物分子量降低,而且ln[η]-1/T成线性关系,聚合反应初期采用高温反应,后期降低反应温度,可以达到缩短反应时间,增加共聚物分子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3.
我国有机硅产业发展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江南  周勤 《有机硅材料》2007,21(5):249-252
介绍了2000~2006年中国聚硅氧烷的生产消费情况、1998~2006年中国市场DMC的价格变化、2005~2010年中国甲基氯硅烷产能的变化、2005~2010年全球甲基氯硅烷产能的变化、中国甲基氯硅烷产能和消费预测、世界甲基氯硅烷产能及消费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列举了中国有机硅产业发展的5项机遇和6项隐患,提出了5项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前文 (I)的共聚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分析与简化 ,并分别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相互作用实验对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考核 ,确定了模型参数并通过模型对聚合动力学行为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张勇  田志高 《广东化工》2007,34(2):19-20,39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通过预乳化后再开环聚合,制得粒径小于0.15μm的有机硅微乳液,并研究其合成工艺以及它在脱模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以黑褐色不流动粘稠状的废甲基苯基硅油、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六甲基二硅氧烷为原料,制成了甲基苯基硅油。探讨了催化剂的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采用废甲基苯基硅油制备甲基苯基硅油的工艺:催化剂Ⅰ的用量为0.3%~0.6%,催化剂Ⅱ的用量为1.0%,添加催化剂Ⅰ时的温度为130~150℃,平衡反应温度105~120℃,平衡反应时间6~8h。按此工艺制备的甲基苯基硅油.其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255—150A甲基苯基硅油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7.
以D4(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为活性单体、AT[1,3-双(3-氨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为封端剂、TMAH(四甲基氢氧化铵)为催化剂和DMSO(二甲亚砜)为促进剂,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端氨基聚硅氧烷(ATPS)。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合成ATPS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聚合温度为90℃、聚合时间为3 h、n(D4)∶n(AT)=1.2∶1.0、n(TMAH)∶n(AT)=1.5∶1.0和w(DMSO)=0.5%(相对于D4和AT总质量而言),此时ATPS的产率(95.13%)相对最大、氨值(2.1100 mmol/g)相对最低且黏度(628 mPa·s)适宜。  相似文献   
8.
六甲基二硅氮烷锂盐引发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聚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六甲基二硅氮烷锂盐引发的八甲基不四硅氧烷的开环聚合,对聚合反应的过程和产物进行了^29SiNMR谱和气相色谱表征,结果表明,加入少量的高活性中间体六甲基环三硅氧烷和提高聚合反应温度可加快聚合反应的速度;反应终止后95%以上的单体转化为聚合物,且在聚合反应产物中只存在极少量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十甲基环五硅氧烷。  相似文献   
9.
研发动态     
《有机硅材料》2011,(6):420
硅油乳液江南大学的王秋实等人以二甲基硅油(黏度500 000 mm2/s)为原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AEO7、OP为复合乳化剂,在常温下制得固体质量分数56%的硅油乳液。较佳的乳化工艺是,采用乳化剂在油中法,乳化剂用量相对于乳液总质量为5%,乳化时间80 min。得到的硅油乳液外观均匀细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分散性,不需调节pH值。  相似文献   
10.
相反转法制备有机硅阴离子乳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的开环乳液聚合,讨论了温度、催化剂、乳化剂用量对反应速率、转化率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优选的制备条件为:在复配乳化剂质量比m(SDBS)∶m(OP-10)为3∶2~1∶1、用量为1%~2%(对单体质量,下同)时,通过相反转法对D4进行预乳化,采用连续聚合法得到了固体质量分数为40%、带蓝光半透明、无“漂油”的有机硅阴离子乳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