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7篇
综合类   177篇
化学工业   586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6篇
矿业工程   34篇
能源动力   2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589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9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2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受限于开发环境的特殊性,海上"双高"油田无法基于密井网、小井距条件下开展各项剩余油挖潜研究和实践,也不能完全借鉴陆地相关研究成果与开发经验。以埕北油田为典型,通过油藏与工程一体化融合,先导实验与商业推广互为促进,逐步形成了一套"以精细油藏描述为主线,多方位高效挖潜为目标"的海上"双高"油田挖潜综合技术,对于持续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经济可采储量及采收率,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微构造图的编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基于“层”的思想.忽略了砂体的成因及其空间配置关系;另一种是以单一结构要素为单位编制,但难于准确确定单一结构要素和边界范围。而整合这两种方法可以勾画出所有成因类型的傲构造(非构造作用微构造和构造作用微构造)。基于这一思想,编制了温西一区块油藏的微构造图。采用温西一区块生产资料作为测试资料,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编制的微构造图较好地反映了储层的真实起伏。  相似文献   
4.
RMT测井是利用脉冲中子(碳氧比)资料确定储层的孔隙度、含水饱和度和岩性等。由测井曲线得到矿物元素(碳、氧、硅、钙)的含量,并通过分析元素的百分含量计算剩余油饱和度。该技术不仅能用于计算单井的剩余油饱和度,而且可以估算区块的剩余油饱和度,对于寻找剩余油和发现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濮城油田沙二下油藏纵向上有8个砂组37个小层,渗透率级差在5~30倍,是多油层非均质油藏,目前综合含水92·85%。为了做好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的油藏调整,对此类油藏分层的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根据剩余油研究及分布特点,进行了细分调整。调整实施后,采收率提高0·82%,产量保持3年稳定上升,平均由16·84×104t上升至18·41×104t,综合含水下降2·1个百分点,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注聚规模不断扩大及深入,一些区块经历了空白水驱、注聚未见效期、见效期、含水低值期、含水回升期及后续水驱,已完成了聚驱全过程的开采。从已完成注聚区块不同阶段产油量比例中可以看出,聚驱后期含水回升期及后续水驱由于开采时间长,阶段产油量占40%左右,因此聚驱后期的综合调整对整个聚驱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胜坨油田浅水浊积相储集层流动单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胜坨油田沙二段1砂层组2小层是浅水浊积相储集层,综合考虑岩性、物性、电性及非均质性和水淹特征,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将其分为4类流动单元。流动单元E以中砂岩为主,处在沉积旋回下部,分布于浊流中心相,基本没有无水开采期,高含水期含水上升减缓,非均质性弱,纵向剩余油分布差别小;流动单元G以细砂岩为主,处于沉积旋回中下部,分布于浊流中心相边部及边缘相内侧,非均质性最弱,水淹较均匀,高含水期仍有可观的可动剩余油;流动单元M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处于沉积旋回中上部,分布于浊流边缘相的外侧,非均质性较强,是剩余油较富集的部位;流动单元P以夹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的细、粉砂岩为主,处于沉积旋回的顶部及底部,分布浊流相与湖相的交界部位,非均质性强,极容易形成剩余油,但剩余油总量不大且较难开发,经济价值不大。把流动单元研究与剩余油研究结合起来,可以为提高油气采收率提供可行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江苏复杂小断块油藏老井侧钻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停关、低效井实施老井侧钻,其条件包括油藏、井身及技术经济等3个方面。侧钻效益的好坏与油藏类型、侧钻目标有着很大关系,侧钻断块油层、挖掘构造高部位剩余油成功率高,边底水、高渗透油藏侧钻效果好。实践表明,老井侧钻是提高江苏复杂小断块油藏开发效果,降低投资、提高效益的一项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复杂断块油藏开采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复杂断块油藏是现河与东辛油田的主要油藏类型,经过长期高速开发和多次调整,剩余油分布较为复杂。应用动静态综合分析法、沉积微相法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定性定量描述油藏剩余油分布,并分析了地质,油藏水驱油机理和开发等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成果应用于主力断块油藏综合调整挖潜,产量上升,综合含水下降,采收率提高4.2%。  相似文献   
10.
注水开发后期提高油砂体采收率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水开发后期,研究油砂体剩余油分布规律,实施油砂体综合治理,完善油砂体注采关系是提高最终采收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按照含油面积、采出程度及生产动态特点将油砂体分为3类。根据每类砂体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累积增油18.5kt,增加水驱储量1.08Mt。注水开发后期提高油砂体采收率必须以剩余油的分析研究为指导,以井网对剩余可采储量的控制为前提,以油水井措施的联动为手段,从而达到提高最终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