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28篇
化学工业   38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7篇
轻工业   2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活性染料无甲醛固色剂X02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磊  赵振河  张蓉 《印染助剂》2006,23(1):17-18
研究了以多乙烯多胺、丙烯酸丁酯、环氧氯丙烷等为主要原料合成、复配的一种无甲醛固色剂以及它的固色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该固色剂可较好的提高活性染料的皂洗和摩擦牢度均为4-5级,对织物的色光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3.
4.
以亚磷酸二甲酯、丙烯酰胺、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无甲醛耐久阻燃整理剂,并应用于粘胶纤维。重点研究了阻燃整理时的接枝反应原理,接枝反应对纤维纤度的影响及纤维晶区的变化,系统地探讨了影响纤维力学性能的各种因素。同时还探讨了纤维的热稳定性能及氧指数变化。  相似文献   
5.
运用交联和沉积理论,以1,2,3,4-丁烷四羧酸BTCA为交联剂,并协同纳米弹性微粒的沉积作用,研究了纯棉高支高密府绸无甲醛防皱整理工艺.研究表明:BTCA用量在80~85 g/L、复合催化剂与BTCA用量比为(3.5~4.5)∶1时,整理织物的干湿回复角可达到250°~260°,DP达到3.5级,且对织物的白度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亚磷酸和乙二醇为反应原料合成了一种羟基磷酸酯型低聚物阻燃剂.该阻燃剂与交联剂丁烷四羧酸和催化剂次亚磷酸钠构成了阻燃整理体系,用于织物整理,得到无甲醛耐久阻燃整理棉织物,合成和应用时不需要特殊的工艺和设备.探讨了阻燃剂用量,交联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对阻燃效果的影响.对整理织物的热解质量分析结果表明,该阻燃剂可大大降低棉织物的热裂解温度,阻燃效果具有一定的耐久性,可满足多领域对纺织品的阻燃要求.得到纯棉织物最佳整理工艺:阻燃剂用量400 g/L,交联剂用量80 g/L,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3 min.整理后织物的损毁长度为123 mm,具有较好的阻燃性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7.
纯棉织物染色和无甲醛整理一浴法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柠檬酸作整理剂,次磷酸钠作催化剂,对纯棉织物染色和无甲醛整理一浴法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染色深度K/S值与染料类型、染料上极性基团的种类和数量、染料结构和分子大小、染料的聚集度等因素有关。一浴法染色和整理,可得到较高的K/S值和折皱回复角。  相似文献   
8.
罗乐 《四川化工》2009,12(3):4-4
对于新装修的家庭来说,涂料、地板、家具等各种使用化学黏结剂的存留量加到一起,其含量就不可小觑了。这也就是很多消费者困惑的,家庭装修使用的都是标有绿色标志的产品,但装修后家里的气味儿仍是很大,开窗通风好几个月仍不敢入住的原因,近日一种由全国高科技节能减排促进中心推荐——北京华夏贝能生产的金色巴马牌无机干粉涂料,通过无机配方,从根本上解决了有害物质的残留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2011年度陕西省级文明工地评选中,西安旗远锦樾房地产开发项目被评为在建项目中观摩学习的文明工地之一。该项目除满足施工现场管理与环境保护、施工安全达标、工程质量创优等考核标准外,根据要求还至少应用了6项新技术,亮点之一是使用陕西丰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建筑绝热用白色无甲醛玻璃棉保温板("白棉")。  相似文献   
10.
《上海纺织科技》2006,34(8):21-21
随着绿色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无甲醛防皱整理已成为发展趋势。已开发的无甲醛整理剂如环氧树脂、双羟乙基砜、多元羧酸以及水溶性聚氨酯等,在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都存在一定的缺点。近年来,以水溶性丝素蛋白为代表的生物整理剂,以其安全、无毒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由于丝素分子结构中缺乏能与棉纤维发生共价交联的基团,所以单独使用固着率较低,抗皱效果不理想。经试验表明,丝素与聚氨酯混合使用具有协同效应,不但可以提高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还能赋予织物柔软的手感和良好的光泽。聚氨酯是一种含氨基酸酯的高分子化合物,采用水溶性亚硫酸氢钠封闭型聚氨酯,官能度为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