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91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196篇
能源动力   34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验局部注射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分析54例接受局部动脉溶栓治疗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颈内动脉主干闭塞3例(5.6%),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分支闭塞46例(85.2%),大脑前动脉闭塞5例(9.2%).结果预后好的患者共有41例(75.9%),血管再通程度>50% 39例(72.2%),再通程度<50%的15例(27.8%).颅内出血率为20.4%,病死率为7.4%.结论局部动脉溶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广东化工》2021,48(6)
目的:分析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理作用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3月~2020年8月间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对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后,实验组患者接受尤瑞克林加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评估治疗效果以及患者NIHSS评分情况。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示,实验组达到了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数据差异显著(P0.05);患者神经功能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3天、治疗7天以及治疗14天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期间,使用尤瑞克林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其临床疗效满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的影响。实验方法如下:选择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7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5 例,对照组给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两组均治疗30 d。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 94.3%,[WTBX]对照组总有效率74.3%,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 <0.05),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P <0.05)。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12):1980-1983
目的:观察复元汤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疏血通、阿司匹林、甘露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元汤治疗,两组患者均以3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风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结果: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6.19%;观察组痊愈15例,显效1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2.7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风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风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和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和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汤结合西药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30):54-57
目的:比较低剂量尿激酶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静脉溶栓方法,将患者分为低剂量尿激酶组(低剂量UK组,n=40)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组(rt-PA组,n=40)。对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I评分、改良Rankin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rt-PA组患者的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均显著低于低剂量UK组(P<0.05),BI评分显著高于低剂量UK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显著高于低剂量UK组的77.5%(31/40)(P<0.05)。rt-P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6/40),低剂量UK组为20.0%(8/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较低剂量尿激酶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8)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用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90例,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欧洲卒中(E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等。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SS评分和ADL改良Barthel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两项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依达拉奉用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可显著缓解脑部症状,保护受损神经功能,并改善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1):41-44
目的:比较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与动脉溶栓和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组(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B组(动脉溶栓)和C组(动静脉联合溶栓),各40例,比较三组患者术中血管再通情况、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术后出血率。结果:A组患者血管再通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B组的70.00%、C组的67.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内,三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A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B、C组(P<0.05);治疗后2周,三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A组均显著低于B、C组(P<0.05)。A组在术后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尿道出血等方面的总出血率为10.00%,显著低于B组的30.00%、C组的35.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动脉溶栓、动静脉联合溶栓对急性脑梗死均有显著的疗效,但是机械取栓可以较早改善神经功能,且出血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8):1234-1235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疗效。方法:将在153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及治疗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配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针灸及中药汤剂加减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59%;对照组有效率为76.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17):56-59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和机制,旨在为今后的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130例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患者按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两组均采取依达拉奉注射的常规药物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评定两组的疗效(KPS)、并发症状况和神经功能缺损(NIHISS)状况。结果:对照组KPS有效率为69.2%,并发症发生率为67.7%,NHISS评分为(7.7±3.6)分,观察组分别为93.8%、21.5%、(5.5±3.0)分,观察组的疗效较对照组更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神经功能恢复更好(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关键在于适度恢复缺血区的血流供应,减轻再灌注的损伤,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神经功能恢复好的良好效果,值得广泛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9)
目的:探讨尼莫通结合复方丹参、右旋糖酐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尼莫通进行治疗,治疗15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78.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通联合复方丹参及右旋糖酐注射液治疗脑梗死,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