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7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治畜类寄生线虫的又一阿维菌素类化合物--道拉菌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霞  张一宾 《农药》2003,42(5):45-47
道拉菌素是利用生物突变合成方法得到的新型阿维菌素族广谱杭寄生虫药。它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与依维菌素相似。试验证实道拉菌素在低剂量下对多种体内外寄生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白腐真菌处理阿维菌素废水优势菌种的筛选方法.经富集、分离、纯化、筛选得到4株优势菌株,并对优势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丙溴磷,杀螨隆,氟铃脲等防治小菜蛾及菜青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凤明  何淑文 《农药》1996,35(3):35-37
试验结果表明,丙溴磷、杀螨隆、氟铃脲等对小菜蛾均有效,且持效期长,丙溴磷具有速效性及对菜青虫高效。  相似文献   
4.
黄雪菊  郝常明 《农药》2007,46(10):659-662
从染菌的时间、类型、范围三方面探讨了阿维菌素发酵染菌的原因,提出了发酵过程中杂菌的检查方法,分别从菌种制备、空气净化、培养基灭菌、管路配置、系统死角清理等方面明确了防止发酵染菌的措施,得出了斜面菌种、种子罐、发酵罐不同时期染菌后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阿维菌素叶面沉积率及其抗紫外分解性能,本文设计构建了叶面亲和的纳米载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改性玉米醇溶蛋白(Zein),得到表面携带正电荷的改性玉米醇溶蛋白,并将其用于负载阿维菌素。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改性产物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反溶剂沉淀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64.92nm的载药纳米粒子,载体对阿维菌素的包封率为(34.75±0.18)%。与植物表面的静电作用提升了纳米粒子悬浮液在植物表面的润湿性能,接触角大小随PDMDAAC接枝量增大而降低,由77.38°减小到64.60°;叶面滞留量可达33.69mg/cm2。改性玉米醇溶蛋白对阿维菌素的包覆提升了其抗紫外性能,半衰期由15min延长至40min,且阿维菌素的释放速率可通过PDMDAAC接枝率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6.
以Y 0909-12为原始菌株,经过亚硝基胍诱变后,采用链霉素进行抗性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菌株Y 0910-67,其效价较对照高出16.9%。  相似文献   
7.
合成具有阿维菌素特征结构的半抗原,采用活化酯法与载体蛋白BSA偶联制备人工抗原.通过免疫新西兰大白兔成功制备阿维菌素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达1∶20 000,用此抗体建立的阿维菌素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标准曲线IC50为1.92 ng/mL,IC15为0.13 ng/mL.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猪肉中阿维菌素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样品经乙腈超声波辅助提取、自制碱性氧化铝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以V(甲醇)∶V(水)=90∶10为流动相,245 nm波长检测,流速0.8mL/min。结果表明:本法测定的阿维菌素在7min内可以完全分离,线性范围为0.4mg/L~5.0mg/L,线性相关系数0.9998,当添加量为0.1、0.2、0.5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90.20%~100.58%,RSD为2.25%~6.68%。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适合猪肉中阿维菌素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avermectin (AVM), a complex was prepared by electrostatic self-assembly using isolated soy protein (ISP) and carboxymethyl chitosan (CMCS) for loading AVM to obtain ISP/CMCS@AVM microspheres. The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EE), sustained release property, ultraviolet (UV) protective ability, and toxicity of the microspheres were evaluated, and the release kinetics of AVM from the microsphere at different pH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ISP/CMCS@AVM was 283.95 nm, and the EE reached 88.42% for AVM after denaturation. After 70 h of exposure to UV light, the residual rate of AVM in ISP/CMCS@AVM was 78.12%,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35.18% in the AVM emulsion. Moreover, the formulation imparted pH sensitivity and sustained-release property to AVM and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Korsmeyer–Peppas model, controlled by Fick diffusion. Finally, the insecticidal toxicity of ISP/CMCS@AVM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that of unmodified AVM. © 2019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2020 , 137, 48358.  相似文献   
10.
温度对齐墩螨素毒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采用浸渍玻片法和浸渍植株法分别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齐墩螨素对棉红蜘蛛和水稻黑尾叶蝉的毒力。结果表明,在18℃、24℃、30℃、35℃时齐墩螨素对棉红蜘蛛的LC50值分别为0.0063、0.0027、0.0018、0.00053 mg/L,而对水稻黑尾叶蝉的LC50值分别为0.2068、0.1544、0.102 9、0.044 41 mg/L。说明齐墩螨素对昆虫的毒力属于正温度效应,即毒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