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3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47篇
金属工艺   46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篇
冶金工业   37篇
原子能技术   15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The noninvasive sampling of dermal interstitial fluid (ISF) for the monitoring of clinical biomarkers is a greatly appealing area of research. The identification of molecular biomarkers in biological fluids has been accelerated with -omics analyses but remains limited in ISF because of its time-consuming and complex extraction process. Here, the generation of microneedle (MN) patches made of superabsorbent acrylate-based hydrogels for the rapid sampling of dermal ISF is described to explore its proteome. In depth, iterative optimization allows the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acrylate-based compositions with the required chemical, mechanical, and biocompatibility properties allowing proteomic analysis of the extracted ISF for the first time after sampling with swelling MNs. The generated MN arrays show no cytotoxic effect, successfully cross the stratum corneum, and can collect up to 6 µL of dermal ISF in 10 min in vivo. Proteomics lead to the detection of 176 clinically relevant biomarkers in the collected samples validating the use of ISF as a relevant bodily fluid for disease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 Importantly, it is discovered that extraction fingerprint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MNs chemistry, and thus specific biomarkers could be selectively extracted by tun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atch, making the system versatile and specific.  相似文献   
2.
通过B2O3蒸汽掺杂,钛酸钡晶胞膨胀,表明硼离子可以进入钛酸钡晶格中形成硼间隙。B2O3蒸汽掺杂使含Y钛酸钡陶瓷室温电阻率下降,升阻比提高。同样的烧结条件下,钛酸钡陶瓷的PTCR效应随B2O3蒸汽掺杂源的浓度升高而升高。硼间隙和/或相关缺陷络合物可以形成电子捕获中心,从而提高PTCR效应。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子衍射方法对Fe-1.83C马氏体室温时效时产生的有序相结构进行研究,确定其结构为偏离化学计量成分Fe_4C的γ′-Fe_4结构,称为γ′-Fe_xC(Ⅰ)(x=4-11)。碳原子位于单胞的1/2,1/2,1/2位置。该有序相单胞尺寸为:(a_M,c_M分别为马氏体单胞的a和c轴长度),它与母相完全共格,位向关系为(001)_Ⅰ∥(001)_M,[100]_Ⅰ∥[110]_M。根据γ′-Fe_xC(Ⅰ)晶体结构计算出的有序相衍射花样与实验得到的衍射花样全部吻合。  相似文献   
4.
碳,氮对氧化锆相结构稳定性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守仁  马楷 《硅酸盐学报》1995,23(5):507-513
利用热处理研究了碳、氮对氧化锆相结构和相变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碳、氢原子在高温下可以渗入到氧化锆中去,阻止了氧化锆高温相(四方相和立方相)在冷却过程中向低温相(单斜相)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文登市米山水库大坝自动化监测系统由于现场设备一直处于24 h供电状态,使得现场设备故障频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电源智能控制系统,通过485总线与上位机进行通讯,由上位机对电源系统进行控制,实现了对现场设备的定时、按需、智能供电。经过半年多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子衍射方法对Fe-1.83C马氏体室温时效时产生的有序相结构进行研究,确定其结构为偏离化学计量成分Fe_4C的γ′-Fe_4结构,称为γ′-Fe_xC(Ⅰ)(x=4-11)。碳原子位于单胞的1/2,1/2,1/2位置。该有序相单胞尺寸为:(a_M,c_M分别为马氏体单胞的a和c轴长度),它与母相完全共格,位向关系为(001)_Ⅰ∥(001)_M,[100]_Ⅰ∥[110]_M。根据γ′-Fe_xC(Ⅰ)晶体结构计算出的有序相衍射花样与实验得到的衍射花样全部吻合。  相似文献   
7.
Williams  J.J.  Akinc  M. 《Oxidation of Metals》2002,58(1-2):57-71
The oxidation behavior of Ti5Si3+y (y=0 or 0.2) and Ti5Si3Zx (Z=C, N or O, x=0.25 or 0.5) was studied at 1000°C in air or argon–oxygen mixtures for up to 500 h. Ti5Si3 has poor oxidation resistance in air because of the formation of an oxide scale rich in rutile and subscale formation of TiN, TiSi, TiSi2 and Si. In contrast, Ti5Si3.2 has excellent oxidation resistance because of the formation of a silica scale. Samples with interstitial oxygen or nitrogen show only slight improvement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oxidation, compared to Ti5Si3, which is in stark contrast to previous research. However, samples with interstitial carbon displayed excellent oxidation resistance at 1000°C,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research.  相似文献   
8.
由于皮下间隙液葡萄糖的易测性和测量过程中传感器感染血液的低风险性, 皮下间隙液一直是血糖监测的首选位置. 但皮下间隙液葡萄糖浓度的变化总是滞后于血糖浓度的变化, 而且测量过程中会引入噪声, 不能准确地估测血糖值, 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去噪的神经网络软测量方法. 该方法先对与血糖相关的一些辅助变量进行去噪处理, 然后用来训练神经网络, 建立血糖软测量模型. 通过对1号、2号成年人采集的仿真数据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 运用该方法得到的测量结果比皮下间隙液葡萄糖值具有更小的均方根误差、更好的信噪比、以及更小的测量延时.  相似文献   
9.
桂林水系沉积物间隙水中几种毒性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桂林水系沉积物间隙水中的铜、铅、镉,用原子荧光法测定了间隙水中的汞和砷,以确定桂林水系毒性元素的污染情况,结果表明:污染最严重的是铜,平均值为0.0973mg/L,最大达0.2361mg,/L;其次是铅、镉,平均值分别为0.088mg/L和2.200μg/L,最大值分别为0.2445mg/L和5.900μg/L;而汞和砷没有造成对间隙水的污染,污染最严重的水域县桃花江,漓江次之,青狮潭水库污染最轻。  相似文献   
10.
沉积物中部分固定的磷可通过分解或溶解作用而释放磷酸盐到沉积物间隙水中;再生的磷可能释放到上覆水体中,或在沉积物中作为一种自生相而再沉淀,或被沉积物的其它组分所吸附。本文描述了磷在沉积物-水界面的迁移过程,并对影响磷循环的因子及其磷自沉积物释放的机制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