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6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69篇
化学工业   645篇
金属工艺   46篇
机械仪表   27篇
建筑科学   14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208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9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5篇
冶金工业   22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A facile and effective method was proposed to prepare the molecularly imprinted fluorescence sensor with carbon quantum dots, which were modified vinyl groups by acrylic acid on the surface. The obtained fluorescence composite material was investigat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a. Aft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a linear range of 1.0–60 μmol L−1 was obtained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0.17 μmol L−1. The novel fluorescence sensor can be successfully used to detect tetracycline in real samples. This study provides a convenient strategy for selective recognition and rapid detection of tetracycline in the complex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2.
曾桂萍  孙福强 《化学世界》2005,46(12):732-733,725
以邻氨基苯甲酸为原料,以不同的中间体和不同的脱水剂对2-甲基-3-甲苯基喹唑啉-4-酮的合成进行研究比较,寻找较佳的合成路径。  相似文献   
3.
4.
光催化氧化后四环素的分解率与COD去除率之间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义华  胡岗 《太阳能学报》1996,17(3):231-234
以粉状无机半导体(ZnO)为催化剂,探讨了水溶液中四环素经光催化氧化分解率和COD去除率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在本实验中四环素的分解率和COD去除率之间有较好的正相关性。当反庆系统中有足量的活性催化剂和足够的光照时间时,绝大部分四环素将被较彻底地氧化分解成CO2,这不仅有助于光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助于今后在环保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Synthetic bone graft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provide an alternative to autografts and allografts. Bonelike® is a patented synthetic osteoconductive bone graft that mimics the mineral composition of natural bone. In the present preliminary animal studies a user-friendly version of synthetic bone graft Bonelike® have been developed by using a resorbable matrix, Floseal®, as a vehicle and raloxifene hydrochloride as a therapeutic molecule, that is known to decrease osteoclast activity and therefore enhanced bone formation. From histological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valuations, the use of Bonelike® associated with Floseal® and raloxifene hydrochloride showed that new bone was rapidly apposed on implanted granules and also that the presence of the matrix and therapeutic molecule does not alter the proven highly osteoconductivity properties of Bonelike®. Therefore, this association may be one step-forward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Bonelike® scaffolds since it is much more easy-to-handle when compared to granular materials.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单斜白钨矿型钒酸铋(m-BiVO4)催化材料,采用XRD、BET、SEM、TEM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m-BiVO4的形貌和晶面可以通过反应溶液的pH进行调控,在pH=7条件下制备出了具有(010)晶面择优暴露的m-BiVO4(BVO-010)。以盐酸金霉素(CTC-HCl)、土霉素(OTC)、四环素(TC)和盐酸四环素(TCN)溶液为目标污染物,评价了制备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发现,与主要暴露热力学稳定的(-121)面的m-BiVO4(BVO-121)相比,BVO-010的降解性能明显提高,光照150 min后对CTC-HCl、OTC、TC和TCN的降解率分别为77.9%、79.2%、63.6%和73.9%,可用于处理含抗生素类药物的污水。  相似文献   
7.
白宝清  袁牧  周欣 《精细化工》2007,24(8):823-825
单烷基取代苯基哌嗪衍生物是合成苯基哌嗪类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以二乙醇胺为起始原料,在10℃滴加氯化亚砜,室温反应1 h,再于60℃反应5 h,经氯代反应制得β,β′-二氯代二乙胺盐酸盐,然后分别与2-甲基苯胺、4-叔丁基苯胺、4-甲基苯胺在130℃反应50 h,得2-甲基苯基哌嗪盐酸盐、4-叔丁基苯基哌嗪盐酸盐、4-甲基苯基哌嗪盐酸盐3个目标化合物,收率分别为78%、61%、67%。其结构经1HNMR、13CNMR、MS证实与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一致。  相似文献   
8.
张华  宋航  付超  罗有福 《化学试剂》2005,27(1):37-38,56
L-半胱氨酸盐酸盐与CS2在碱液中经CuSO4·5H2O作用,可得到(R)-α-硫代四氢噻唑-4-羧酸,优化实验结果表明, 当L-半胱氨酸盐酸盐、NaOH、CuSO4·5H2O和CS2的物质的量比为1:4:0.9:1.4,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为2h时,产物收率可以达到68.5%,产率和比旋光度均较过去报道的方法有一定的改善。还对反应机理作了初步分析,提出了检测反应过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国内盐酸乙脒的发展概况,论述了氯碱企业生产盐酸乙脒的优势,综述了近几年盐酸乙脒生产技术方面取得的进步,并指出为了适应维生素B1的发展,仍需加大对盐酸乙脒的研究和开发,积极探索原料消耗低、能耗低、产品收率高、产品质量高、生产过程对环境友好的新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0.
秦宁  闵清  邵开元  胡文祥 《化工学报》2019,70(Z1):242-247
间甲基苯甲脒盐酸盐是农药和医药研究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原材料和中间体。间甲基苯甲脒盐酸盐的两步合成法是先以盐酸羟胺制备间甲基苯甲脒肟再通过加氢还原即可得到。在制备间甲基苯脒肟时,单因素考察了常规热反应、微波合成法、超声波合成法对间甲基苯脒肟产率的影响。并探索了一锅法合成间甲基苯甲脒盐酸盐的可行性。所得化合物由沸点、氢谱、质谱确认。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方式合成间甲基苯甲脒肟,其产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微波合成法>超声波合成法>常规热反应。本实验采用两步法合成间甲基苯甲脒盐酸盐的总产率为58.05%,采用一锅法合成间甲基苯甲脒盐酸盐的产率为78.19%。两步法和一锅法均可用于合成间甲基苯甲脒盐酸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