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9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5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三维荧光光谱与二阶校正方法相结合用于人体血浆样中的中药药理活性成分川芎嗪和阿魏酸含量的直接测定.尽管预测样存在血浆内源荧光物质的基体干扰,但由于该方法基于“数学分离”的思路和具有“二阶优势”,仍能对荧光光谱严重重叠的血浆样中的目标分析物进行直接同时定量测定,为川芎嗪和阿魏酸在体内的代谢监控及其药效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获得的预测样中川芎嗪和阿魏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7±2.2)%和(100.8±2.5)%.该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
川芎嗪的药理学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参考了近年来的有关文献,介绍了川芎嗪在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药理学研究进展,并论述了川芎嗪的应用前景,全文引用参考文献49篇。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8):55-56
<正>阿尔都塞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者。《保卫马克思》(论文集)中的文章都发表并集结成册于1961-1965年间(《关于唯物辩证法(论起源的不平等)》这篇论文写于1963年)。本文就胡塞尔针对学界流行的"颠倒论"——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之关系,进行总结和反思,得出阿尔都塞的论证过程并未做到对马克思辩证法的"保卫"。阿尔都塞关于这一思想的讨论,主要集中于  相似文献   
4.
依据药物化学中的活性拼接和生物电子等排原理,以4-羟基苯乙酮和川芎嗪为原料,经取代、环化、氧化、酯化、醚化等反应,合成了3个川芎嗪硫化氢供体衍生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和HR-MS确证。并采用Born比浊法初步测试了衍生物的体外抗血小板凝集活性,结果表明4-(3-硫代-3H-1,2-二硫杂环戊烯-5-基)苯基-3,5,6-三甲基吡嗪-2-甲酸酯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体外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IC_(50)为1.16 mmol/L,优于阳性对照物川芎嗪、丁苯酞、依达拉奉和阿司匹林,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候选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探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川芎嗪眼用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的处方。采用泊洛沙姆407和泊洛沙姆188为温敏材料,以模拟泪液稀释前后的溶液-凝胶相转变温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处方进行优化并进行验证。经过优化的处方组成为22.5%泊洛沙姆407和5%泊洛沙姆188;优化处方制备的凝胶在26.9℃为自由流动的液体,经模拟泪液稀释后在32.5℃转变为凝胶。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适用于盐酸川芎嗪眼用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的处方优化,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该眼用温敏凝胶符合眼部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5):13-17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盐酸川芎嗪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ralysis,IFP)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45例IF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23例)及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阿昔洛韦等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盐酸川芎嗪治疗,通过观察两组的H-B分级、中医病证诊断评估疗效、面神经的传导速度改善情况及安全性相关不良反应的差异,分析其临床意义及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组H-B分级法、中医病证诊断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RI潜伏期显著短于治疗前,且试验组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盐酸川芎嗪治疗IFP效果肯定,无不良反应,能更好改善患者症状,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磷酸川芎嗪和盐酸川芎嗪治疗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所致大脑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大鼠40只分为伪模型组、模型对照组、磷酸川芎嗪组、盐酸川芎嗪组.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手术后分别按10mL/kg静脉给药,12h后对其神经症状评分,24h后处死动物取脑,TTC染色,计算梗死面积,并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 磷酸川芎嗪和盐酸川芎嗪均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大脑梗死面积和梗死率,明显减轻模型大鼠的神经症状,抑制神经元变性坏死和神经细胞水肿等病理组织学改变;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2种药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用磷酸川芎嗪和盐酸川芎嗪治疗脑梗死基本等效.  相似文献   
8.
梁俊生  贺能树  吴胜勇 《工业加热》1997,(4):216-218+222
了解川芎嗪对预防 PTA 后血栓形成的影响。选用10条实验性肾动脉狭窄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条。实验组 PTRA 前15日开始静滴川芎嗪注射液,40mg/kg。实验组于给药前、PTRA 前及术后4小时,对照组于 PTRA 前和术后4小时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作血小板聚集、TXB2和6-酮-PGF测定。PTRA后4小时将犬处死,处死前切取成形侧肾动脉,测量 PTRA 局部血栓体积。结果显示:川芎嗪可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 TXA2的产生,明显增加血管内皮合成释放 PGI2,显著阻止 PTRA 局部血栓的形成。表明川芎嗪是一种有效预防 PTA 后血栓闭塞性再狭窄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川芎嗪预处理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视网膜电流图的影响.方法:采用前房灌注法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设置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5min缺血预适应组、川芎嗪预处理组,分别于缺血前,缺血30min时,再灌注1h,12h,24h,72h,168h检测双眼各时期FERGb波及OPs(O2)波波幅,分别计...  相似文献   
10.
优化盐酸川芎嗪鼻用凝胶剂处方,对其体外释放行为进行考察。以卡波姆934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凝胶基质,以黏度为评价指标,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凝胶处方,透析法进行体外释药特性评价,并对释放曲线进行拟合,探讨体外释放行为。结果表明,最优处方为卡波姆浓度为1.0%、HPMC浓度为1.9%,凝胶黏度平均值为4.85Pa·s,体外释药结果显示,盐酸川芎嗪鼻用凝胶表现出明显的缓释特性,释放过程符合Weibull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