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22篇
  免费   8706篇
  国内免费   5714篇
电工技术   3954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11239篇
化学工业   6766篇
金属工艺   8242篇
机械仪表   7774篇
建筑科学   14161篇
矿业工程   10875篇
能源动力   5431篇
轻工业   2835篇
水利工程   7187篇
石油天然气   6207篇
武器工业   2412篇
无线电   4569篇
一般工业技术   7019篇
冶金工业   3107篇
原子能技术   941篇
自动化技术   8219篇
  2024年   1095篇
  2023年   3793篇
  2022年   3598篇
  2021年   4157篇
  2020年   4097篇
  2019年   4127篇
  2018年   2121篇
  2017年   3320篇
  2016年   3849篇
  2015年   4461篇
  2014年   6963篇
  2013年   5588篇
  2012年   6402篇
  2011年   6348篇
  2010年   5636篇
  2009年   5603篇
  2008年   7379篇
  2007年   6396篇
  2006年   4357篇
  2005年   3880篇
  2004年   3043篇
  2003年   2531篇
  2002年   2037篇
  2001年   1729篇
  2000年   1392篇
  1999年   1201篇
  1998年   960篇
  1997年   886篇
  1996年   852篇
  1995年   627篇
  1994年   598篇
  1993年   397篇
  1992年   358篇
  1991年   358篇
  1990年   285篇
  1989年   264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1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中国塑料》2021,(4):29-29
文章以实验为主要内容的,应说明实验设备、实验条件,对实验误差的估计等。文章的撰写应便于同行重复再现所报道的内容,由于保密原因不便公开某些内容的,应在附信中向编辑说明情况。文章以数值计算为主要内容的,应给出所求解的方程、重要的计算参数、初始或边界条件,难点问题的处理等,应对方法的适用性和计算精度估计有所说明,全文统一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
3.
4.
针对颗粒滚动摩擦作用对筒仓中玉米颗粒的力链空间分布进行研究,通过EDEM离散元软件建立筒仓模型与仿真玉米颗粒模型进行卸粮仿真模拟,并与筒仓卸料实验作流态对比,验证模型与仿真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模拟仓进行切片观察和数据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摩擦情况下力链的细观参数随时间演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颗粒间摩擦系数越大,卸粮完成的最终时间越长;颗粒间滚动摩擦系数越小,颗粒由整体流转变为管状流的时间越早。对于有漏斗的筒仓来说,减小颗粒间摩擦会改变整体流和管状流之间的极限,从而增加产生管状流的面积。标准滚动摩擦系数下玉米颗粒在卸料过程中会出现起拱-塌陷效应;减小滚动摩擦,玉米颗粒卸料较稳定,未出现起拱的应力突增、以及拱塌陷的应力衰减;增大颗粒间滚动摩擦不但会增加拱效应,且出现成拱高度距离漏斗口更高。  相似文献   
5.
以国内某抽水蓄能电站为例,选取先增后甩工况作为最高涌浪的控制工况,分别采用解析法和基于特征线的数值仿真法,对比分析了最高涌浪的发生条件及2种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数值仿真法考虑了导叶启闭规律的影响,相较于采用流量突变模型的解析法,调压室水位波动发生滞后,更准确地模拟了调压室的水位波动过程;导叶启闭规律越长,工况转换越多,则滞后时间越久,但几乎不影响调压室的涌浪极值;2种方法共同验证了先增后甩工况的最不利叠加时刻为初始工况与叠加工况的Z-V曲线相切时刻,相应产生的调压室涌浪最高;数值仿真法由于发生叠加工况时流量为渐变,因而切点的发生时刻在Z-V曲线上产生后移,但2种方法的调压室的涌浪极值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6.
7.
8.
9.
水泥水化过程决定水泥基材料强度、耐久性等诸多性能,深入理解水泥水化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本工作回顾了硅酸盐水泥水化动力学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评述了GEMS热力学计算、HymoStruc3D和CEMHY3D等水化数值模拟方法及其局限性,总结了准弹性中子散射和核磁共振等先进测试手段在研究水泥水化过程中水态演变和孔结构发展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研究的趋势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