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化学工业   17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临床常用药物、睡眠剥夺法及电抽搐疗法来治疗抑郁症.但鉴于目前的治疗方法的起效慢,低治愈率及难以持续应用,从而增加致残率、自杀率等缺点,急需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有大量实验表明,氯胺酮作为临床麻醉药,具有快速抗抑郁作用,但其具体机制还不明确,本文就近年来对氯胺酮抗抑郁机制的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浙江化工》2008,39(8)
7月21日,公安部、商务部、卫生部、海关总署、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6部门联合发布公告,要求加强对羟亚胺的管理,防止其流入非法渠道制造毒品氯胺酮(俗称“K”粉)。公告自8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7):90-93
目的:研究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本院接诊的13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对患儿进行麻醉,试验组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对患儿进行麻醉。分别在术前、术后对两组患儿的苏醒时间、胺碘酮用量、呼吸不畅、躁动及精神异常的发生率进行记录分析,并对两组患儿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儿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患儿呼吸不畅、躁动及精神异常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两组患儿手术前后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试验组患儿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进行辅助小儿区域麻醉临床效果良好,优于单独使用氯胺酮对患儿进行麻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8):52-53
目的:研究小麻醉剂量氯胺酮预处理对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择期行下肢手术的56例6580岁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氯胺酮组各28例,氯胺酮组行全麻诱导后,以0.25 mg/(kg·h)速度持续静脉泵注氯胺酮,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静脉泵注。检测术前1 d、术后6 h、24 h、48 h、72 h外周静脉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记录术前1 d、术后24 h、48 h、72 h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评价认知功能。结果:氯胺酮组术后6 h、24 h、48 h血浆TNF-α、IL-6升高程度及术后24 h、48 h、72 h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麻醉剂量氯胺酮预处理可以降低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POCD发生率,推测可能与氯胺酮的抗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7月21日,公安部、商务部、卫生部;海关总署.国家安全生产监督臂理总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6部门联合发布公告,要求加强对羟业胺的管理,防止其流入非法渠道制造毒品氯胺酮(俗称“K”粉)。公告自8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6.
氯胺酮在临床上是一种高效麻醉剂,但近年来被滥用于各种娱乐场所,因此,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氯胺酮检测方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现有的各种检测方法,都需要相应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增加了检测时间和检测复杂度,最后的检测结果一定程度上和样品前处理有着密切关系.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使用超声雾化装置利用电子的高频振荡对样品进行雾化处理,将液体样品转化为水雾状,经过快速气相色谱分离,利用声表面波传感器的响应来检测物质.经过标准样品的检测,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在0.9481以上,检出限为0.1 μg/mL,从样品处理到得到检测结果可在60 s内完成.本系统样品前处理简单,可在1 min内快速准确检测氯胺酮.通过标准溶液的实验,验证了本系统的可行性、可靠性和检测下限.  相似文献   
7.
所谓的麻醉枪,就是指用发射式注射或气动式注射等方式,将含有麻醉剂和麻醉药的针管或麻醉弹射入人体内,使其暂时麻醉,失去反抗能力的武器。它所使用的麻醉剂有多种,如氯胺酮、甲苯错噻唑以及医用麻醉药-戊硫巴比妥的溴盐或钠盐等。一般情况下,麻醉枪在射击时只是将麻醉剂注入人体,约2~3分钟就能使人麻醉入睡,90-120分钟后才能苏醒,[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异丙酚、氯胺酮对大鼠不同脑区突触体 Na+, K+-AT P 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SD 大鼠,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10 只, 分别 ip 生理盐水 10ml/kg(对照组), 异丙酚 100mg/kg 或氯胺 酮 100 mg/kg。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脑皮层 、海马和脑干突触体 Na+, K+-ATP 酶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异丙酚明显抑制大脑皮层 、 海马和脑干突触体 Na+, K+-ATP 酶活性 (P<0.01), 氯胺酮明显降低大脑皮层和脑干突触体 Na+, K+-ATP 酶活性(P<0.01), 但对海 马突触体 Na+, K+-ATP 酶活性无明显影响(P<0.01)。结论 异丙酚、氯胺酮的全身麻醉作 用可能与其抑制脑突触体 Na+, K+-ATP 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贾涛  滕金亮 《金属学报》2022,27(7):834-840
出色的麻醉药艾司氯胺酮,效价较氯胺酮高,起效快,体内消除迅速,呼吸抑制轻,对循环系统影响小,在临床麻醉和镇痛领域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亚麻醉剂量方案在各类手术和短小检查应用最广,相较于传统氯胺酮,所需起麻醉效力的剂量和精神副作用更低,镇痛效能更强,很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张铁铮  王凤学  罗军  陈伟 《金属学报》1999,4(2):104-107
目的 对比研究羟丁酸钠和氯胺酮对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 将经原代培养成活4d 后的大鼠心肌细胞分为5 组, 每组6 孔。包括对照组, 小剂量(HL, 3×10-3mol·L-1)与大剂量(HH, 3×10-2 mol·L-1)羟丁酸钠组和小剂量(KL, 1×10-5 mol·L-1)与大剂量(KH, 1×10-4 mo l·L-1)氯胺酮组。各组均于实验开始后8 h 终止反应, 评定心肌细胞搏动功能、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测定心肌细胞酶及电解质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KL 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明显加快(P<0.05), 而KH 组减慢(P<0.05)。细胞形态学亦有相应变化。KH 组LDH 和AST 释放量增加(P<0.05), ALP 活性下降(P<0.05)。而HL、HH 组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各组间电解质变化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高浓度的氯胺酮具有直接的心肌抑制作用, 而低浓度的氯胺酮却有正性变时性和变力性作用。无论低浓度或高浓度的羟丁酸钠, 均未见心肌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