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1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266篇
电工技术   82篇
综合类   204篇
化学工业   125篇
金属工艺   1455篇
机械仪表   288篇
建筑科学   117篇
矿业工程   43篇
能源动力   43篇
轻工业   82篇
水利工程   19篇
石油天然气   137篇
武器工业   28篇
无线电   2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9篇
冶金工业   1322篇
原子能技术   34篇
自动化技术   18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339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罗登  张志云  郑生斌 《矿冶工程》2020,40(2):114-118
分析了Q690钢手工电弧焊与气体保护焊焊接冷裂纹产生与微观组织的联系。结果表明: 焊接冷裂纹起源于斜Y坡口根部, 沿熔合区、焊缝扩展至焊缝表面;2种工艺焊接的接头组织硬度均较母材高, 而塑性较差。热影响区为马氏体、贝氏体与铁素体混合组织, 焊缝组织由先共析铁素体、侧板条铁素体、贝氏体和针状铁素体等组成, 针状铁素体抗裂纹扩展能力较其他组织强。在2种焊接方法对应断口中观察到了冷裂纹起裂、扩展与断裂区的不同形貌, 起裂与扩展区存在塑性变形, 而断裂区为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2.
奥陶系灰岩+厚隔水层夹薄层灰岩+煤层的地层结构模式是我国石炭二叠系煤田带压开采的典型存在形式。尽管隔水层巨厚,由于其中夹有薄层灰岩含水层,导致深部开采时突水灾害仍然频发。由于突水系数的局限性,依据隔水层厚度、底板破坏带高度与奥灰导升带高度之和、突水系数将底板隔水层类型综合划分为极薄、薄、中、厚及巨厚5种类型,淡化突水系数在极薄、厚及巨厚隔水层中的应用。阐述了薄层灰岩在串连奥灰与煤层形成水害的独特作用,定义了深部底板奥灰及薄灰水害概念及突水模式,总结了其五维度特征,概括为充水水源的总源递进、充水通道的面状分散、充水强度的台阶增长、充水时间的滞后出水、充水水源水质的交换吸附,阐明了奥灰水渗透、扩容、压裂、导升经薄灰中转储运形成面状散流的突水机理,提出了相应的突水危险性评价公式P_03σ_3-σ_1-P_p+R_m。针对巨厚隔水层且传统井下底板加固甚至区域治理仍无法完全控制深部突水的现状,创新了全时域与全空域四维度奥灰及薄灰水害的"全时空"综合防治理念,空域上井上下相结合、奥灰及薄灰多层次区域治理与井下薄灰钻孔探治验相结合的全空间多层次立体网状防控布局,创建了全空域立体交叉网络探查、治理、验证、补充的"全空域"立体防治模式,形成了条件评估、探治验补、检验评价、监测保障的全时域"四位一体"技术质量控制流程,创立了"四位一体"立体网状全时空深部底板奥灰及薄灰水害防治方法。以邯邢矿区梧桐庄井田2603工作面为工程案例,确定奥灰顶面以下40~60 m和20~30 m、薄灰大青和山伏青灰岩为目标实施多层段地面超前区域治理及补充治理,配合野青和山伏青为目标井下补充治理和验证,形成立体网络治理;采用奥灰薄灰水文地质条件评估确定治理目标,用地面区域探查治理、补充探查治理以及传统井下查缺补漏验证前期治理效果,以治理效果检验、底板完整性评价、突水危险性评价、涌水量预测、排水能力评价等全面评估能否回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取水文监测、微震系统、矿压系统等综合监测手段紧盯薄层灰岩关键层,实现了工作面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3.
以下十大无线通信技术今年在美国引起了关注,它们是WiMAX、WiFi网状网拓扑、客户轮廓管理、安全性、移动/WiFi漫游、企业的WiFi交换与管理、按键通话、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与界面的开发、UMTS/WCDMA和软件定义的无线电.  相似文献   
4.
徐金灵 《真空》2002,(3):44-46
利用航天工业行业标准及测试设备对一定真空度条件下的聚胺脂网状泡沫在常温及加温两种不同工况时的出气情况进行测试;对两者的放气量进行比较;对放气机理进行分析探讨。此工作对高真空连续卷绕网状泡沫镀镍设备的真空系统配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箭  孙福玉 《钢铁》1989,24(6):69-76,68
通过回顾形变奥氏体中铁素体相交近些年来的研究,本文总结了现有的有关奥氏体形变对先共析铁素体形核和长大的影响机制,并加以评述且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冲击磨损试验,测试了变形低铬半钢耐磨性,并对其磨损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钢变形后经适当的余热热处理可获得较高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7.
2003年春,我没去北京参加读者联谊会,为的是应付一单非常棘手的BS大天线工程。按我的习惯,前前后后的整个过程,都叙述在笔记里,记录在相机中。这些工程日记,已经尘封太久了。今天再次翻开来读,往事依然历历在目。我挑选了其中的一部分,没做什么修改,只是重新配置了图片,并对文中涉及到的人名,作了必要的处理。关于9米网状Ku天线的原理和结构,一直被业内人士怀疑,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在本文中,有关9米网状Ku天线技术方面的探讨,并不是很多。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翻翻7年前本刊相关的文章,早有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铁素体球墨铸铁与20钢的闪光对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青  杨涤心  姚俊邦 《焊接学报》2004,25(2):28-30,34
试验使用铁素体球墨铸铁和20钢的实心棒料进行了闪光对焊,通过改变次级电压4~8级,通电时间3~5s,观察其焊接接头组织的变化并测定其抗拉强度。结果表明,接头由三个区组成;当通电时间一定时,抗拉强度随次级电压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当次级电压一定时,抗拉强度随通电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次级电压为8级、通电时间为5s时,抗拉强度达最大值,为370.8MPa,是20钢母材的90.4%,是球墨铸铁母材的83.7%。  相似文献   
9.
《特钢技术》2004,9(3):32-32
JEF钢铁公司成功开发出JEF-SX1铁素体不锈钢,其抗蚀性能和可成形性能均符合汽车燃料系统的使用要求。美国钢铁协会和钢铁燃料箱战略(SASFT)联合进行的通用表面测试表明,作为燃料箱用料,该铁素体不锈钢具有足够的抗蚀能力。  相似文献   
10.
超宽带技术(UWB)是一种令人兴奋的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方法。它是唯一能够满足成本和性能要求的无线技术,其连接性能可与有线连接相媲美。借助UWB技术,SP可在家中建立个人区域网(PAN),实现房间覆盖。结合使用网状网络或铜线/同轴电缆回程技术,它甚至能够覆盖整间房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