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3篇
电工技术   58篇
综合类   77篇
化学工业   541篇
金属工艺   204篇
机械仪表   143篇
建筑科学   271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24篇
轻工业   73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8篇
无线电   24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94篇
冶金工业   29篇
原子能技术   21篇
自动化技术   6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运 《广州化工》2015,(6):49-50
活塞环在内燃机中有着支撑、密闭、储油、导热的作用,内燃机活塞环制备材料应该具备优良的加工性能、耐高温、耐腐蚀、导热性好且具有良好的强韧性,较好的与气缸材料表面的磨合性能。球墨铸铁和专用钢材已经成为制备内燃机活塞环的基础材料,目前国内外采用多种表面处理技术比如:镀铬、氮化、PVD与CVD镀膜、喷钼、喷涂陶瓷层等表面处理工艺进行表面改性,提高内燃机活塞环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需要不断研究和开发新的内燃机活塞环的表面处理技术来满足实际生产和应用中内燃机越来越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热丝CVD法在N型体硅上以全程真空环境镀膜与IN镀膜后破真空再镀IP的不同形式,分别生长IN-IP非晶硅膜层,用WCT-120对薄膜钝化性能进行分析,并用wxAMPS软件模拟样品电池效率。比对结果表明:全程真空环境镀膜样品的反向饱和电流密度(J0)和理论开压(iVOC)分别为5.12×10-15 A·cm-2和0.731 V,模拟效率为23.15%;IN-IP破真空镀膜样品的J0和iVOC分别为9.06×10-14 A·cm-2和0.654 V,模拟效率为20.24%。因此,热丝CVD全程真空环境相对于IN-IP破真空镀膜具有更优的膜层生长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德宪  郭利娅 《玻璃》2003,30(3):22-27
第三节 常见氧化物膜目前研究最多的氧化物膜可谓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膜 ,这两种薄膜也是接受呈色离子、制备彩色镀膜常用的基体膜 ,所以 ,有必要将它们单独列出 ,加以讨论。1 二氧化钛膜在所有高折射率材料中 ,由钛的化合物制备的氧化物膜具有特殊的实际意义。因此 ,对二氧化  相似文献   
4.
《现代材料动态》2004,(8):28-28
日本渡边制作所开发成功一种金属镀膜技术,可做到金属镀膜高密度附着在金属部件的表面,比过去镀膜法的结合密度提高了20%,有利于提高金属部件的使用寿命,现已在汽车部件上试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凝汽器铜管FeSO4镀膜监测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缓凝汽器铜管的腐蚀,通常采用FeSO4造膜保护,而FeSO4膜质量很难控制,作者通过凝汽器铜管FeSO4镀膜成膜工艺,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建立了以电化学响应为特征的镀膜控制系统,选择了相应的传感器,形成以计算机处理为核心的监测系统,应用表明,该系统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6.
从数字成像到生物技术应用领域,器件光谱响应调制方法的简单化使零件设计者的工作更加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7.
8.
采用金属-膜-金属结构测量了黄铜在BTA-PVA钝化剂中形成的表面我层化学转化膜的导电性。结果表明;膜为半导体,但因钝化工艺不同,膜的导电能力相差较大。BTA溶液和PVA溶液分步处理得到的膜有2次次以上击穿现象发生;BTA+PVA混合液处理的膜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有准金属行为,经含微量六价铬的溶液预钝化后,再在BTA+PVA混合液中钝化,则膜的导电能力介于上面两之间,有1至2次击穿现象。  相似文献   
9.
玻璃表面装饰技术(四)王承遇,陶瑛(大连轻工业学院玻璃及无机材料研究所116001)(8)离子镀法是蒸发法与溅射法相结合的一种新方法。1938年Berghaus最先研制,并获专利,1963年Mattox对此法进行了改进,并用于生产。我国80年代开始应...  相似文献   
10.
用ASM-SX、DXS-1型扫描电镜、Dmax/rB旋转阳极X射线衍射仪和H-8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观察了化学镀Co-P镀层的成分、组织结构和表面形貌,并用71型显微硬度计测量了其硬度,用LDJ-9000型振动磁强计测定了膜层的矫顽力和矩形比。研究结果表明:化学镀Co-P镀层为晶态,是磷在钴中形成的过饱和溶液,组织中有大量层错;该镀层具有较高矫顽力和矩形比,适宜作磁记录介质,膜层的易磁化方向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