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42篇
电工技术   23篇
综合类   45篇
化学工业   200篇
金属工艺   47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15篇
轻工业   7篇
石油天然气   25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5篇
冶金工业   62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烯烃催化剂硅胶载体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并流共沉淀法制备了适用于聚烯烃催化剂的硅胶载体,为减少颗粒的聚集,在制备过程中添加一种表面活性剂。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比表面积测定(BET)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法对制备的硅胶载体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在制备硅胶载体过程中原料硅酸钠溶液的浓度、溶液pH以及焙烧温度对产物硅胶载体的物理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硅酸钠溶液的浓度影响硅胶的初始粒子的大小,溶液pH直接影响硅酸钠的水解速率,焙烧温度影响硅胶的孔结构和比表面积。当硅酸钠溶液的浓度为0.2mol/L、溶液pH为8-9、反应温度为70℃、焙烧温度为700℃时,硅胶载体的BET比表面积为242.22m2/g、最可几孔径为16.45 nm、堆密度为0.492 1g/mL,与进口硅胶(Silica Gel 955)的物理性能相近。  相似文献   
2.
ZnGa2O4纳米晶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喷射共沉淀法制备了ZnGa2O4 纳米晶,XRD、SEM和TEM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喷射共沉淀法制备的ZnGa2O4的纳米晶颗粒细小均匀,形状完整,与化学共沉淀法相比,粒子尺寸明显减小,小于10nm,同时ZnO杂相峰消失,分析了喷射共沉淀法的机理,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3.
单轴-平面W型复合锶铁氧体的制备及其吸波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学标  胡国光  尹萍  方庆清  吕庆荣 《功能材料》2002,33(6):633-634,637
用草酸盐共沉淀和微量掺杂法研制六角晶系W型Ni,Zn,Co,Al多元复合锶铁氧体,通过调节Ni2W同Co2W的摩尔比例,可使该种铁氧体易磁化方向从C单轴型向垂于C轴的平面型转化,控制置换锶铁氧体中部分Fe3 的微量掺杂Al3 ,可以调整4πMs值,提高磁晶各向异性场,测试分析了5种不同含Co量的W型复合锶铁氧体粉料涂层的吸波特性,发现其自然共振吸收峰随Co含量增加向低频方向偏移,最高吸收峰可达32.8dB,是适用于电子隐形技术的高品位的微波吸收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Fe(Ⅱ)-Mn(Ⅱ)-Zn(Ⅱ)-Ca(Ⅱ)-Mg(Ⅱ)-NH3-NH4HCO3-H2O体系的热力学分析,得到各金属离子浓度与pH的关系,从而确定共沉法制备锰锌软磁铁氧体前躯体共沉过程中钙、镁深度脱除的共沉区域。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溶液中钙、镁的含量随着体系pH的增大而降低,在相同条件下镁的溶解度大于钙的溶解度。为减少进入共沉粉中的钙、镁含量,需要保证在铁、锰、锌共沉完全的基础上降低体系的pH。当溶液中[C]T=0.1mol/L,[N]T=1.0mol/L时,pH控制在6.23~6.50之间可以大大降低进入共沉粉中的钙、镁含量。确定共沉过程钙,镁深度脱除的共沉区域,对于生产高纯锰锌软磁铁氧体前躯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Alumina-doped yttria-stabilized zirconia (ADYSZ) nanopowders were prepared by microwave-assisted peroxyl-complex coprecipitation (MAPCC) using ZrOCl2-8H2O, Y2O3 and AICly6H2O as starting materials, NH2-H2O as precipitant and H2O2 as complexant. The effects of adding H2O2 and microwave drying on the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ADYSZ were investigated. The precursors and nanopowders were studied by EDX, XRD, SEM and TEM techniqu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iformity of component distribution within ADYSZ nanopowders is improved by adding appropriate dosage of H2O2. Complexing reaction between H2O2 and Zr^4+ ion restrains the hydrolyzation and precipitation of Zr^4+ ion. With the addition of H2O2, Al^3+, y^3+ and Zr^4+ ions can be precipitated synchronously in a relatively narrow range of pH value. H2O2 also improves the filterability of the wet precipitate. The highly hydrophilic precipitates can be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separated from aqueous solution. During microwave drying process, the moisture of wet precursors is selectively heated. Quick expansion of steam vapor within the wet colloidal particles causes the aggregations burst into numerous tiny lumps. Compared with oven drying, microwave drying can not only shorten drying time but also reduce aggregation intensity of the resultant ADYSZ nanopowders.  相似文献   
6.
稀土掺杂锆钛锡酸铅镧(PLZST)的化学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合成PLZST多晶料,采用XRD和SEM对多晶料进行表征,考察了煅烧温度、过量Pb掺量、退火处理等条件对PLZST多晶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共沉淀法合成PLZST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在低温750℃下保温2h便能得到单一的钙钛矿相,掺入过量的Pb有利于PLZST晶体的生成,适当的退火处理能促进晶体长大。  相似文献   
7.
ITO纳米粉制备及表面修饰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InCl3·4H2O和SnCl4·5H2O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ITO纳米粉,并对其进行表面修饰。辅助TG-DSC、FT-IR、XRD、SEM、EDS和TEM等测试方法,研究确定了适宜的制备和表面修饰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所制ITO纳米粉具有立方晶系结构、颗粒均匀、分散性良好、与基体相容、平均粒径为20nm左右。  相似文献   
8.
采用改进的Mergen A.方案,用氧化锌、三氧化二铋、三氧化二锑为原料,氨水、草酸铵和碳酸铵分别为沉淀剂,盐酸为溶剂,用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亚微米级颗粒、高活性的铋基Bi1.5ZnSb1.5O7(BZS)焦绿石型介电陶瓷粉体。探讨了用不同的沉淀剂、在不同的烧结温度所得产物的形态。结果表明氨水做沉淀剂在570℃就可生成纯的焦绿石结构。与Mergen A方法相比成本大大降低,可以使瓷片组织的均匀性提高,电性能得到改善,电压梯度下降。  相似文献   
9.
纳米钛酸钡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宁玲  胡柏星  潘毅  沈健 《精细化工》2004,21(6):405-407,417
以硝酸钡与偏钛酸为原料,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钛酸钡纳米粉体。研究了沉淀温度、洗涤条件及煅烧温度对钛酸钡纯度、粒径和晶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下制得沉淀产物,并以先水洗后醇洗的方式去除杂质和水分,在800℃下煅烧2h,可得到粒径约为60nm的钛酸钡,粒径均匀,团聚较小。  相似文献   
10.
采用 (NH4) 2 C2 O4为沉淀剂 ,基于共沉淀法制备了NiMnFeO4NTC热敏陶瓷 ,用TG、XRD、SEM、电导率测量等方法对前驱体、氧化物粉体及NTC陶瓷样品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用此种方法制备的NTC陶瓷 ,其结构均匀、致密 ;烧结后经随炉冷却的样品 ,在 15 0℃老化 10 0 0h后 ,电阻漂移小于 1% ;而在 115 0℃下淬火的样品在同样的条件下 ,电阻漂移大于 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