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5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43篇
电工技术   105篇
综合类   138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57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武器工业   18篇
无线电   708篇
一般工业技术   92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24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The modulated signals of π /4-DQPSK can be demodulated with the differenced method,and the technology has been used in the communication. The traditional demodulated method needs a lot of calculation. In this paper, a new method based on fast arithmetic digital demodulation of DQPSK is presented. The new method only uses the sign of the modulated signal instead of digital signal through the A/D in the traditional method. With the new method, the system has higher speed, and can save some hardware in the FPGA. An experiment of the new method with the DQPSK is given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2.
对数字通信中MPSK系统的调制与解调问题进行了较为的分析,并以8PSK和循环码16PSK系统为例,阐述其调制器电路的逻辑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8PSK系统调制与解调的一种方案,讨论了循环码和自然二进制码16PSK系统的调制器的具体设计过程,该设计方法可应用于一般MPSK系统的逻辑设计。  相似文献   
3.
姚国义  何磊 《无线电工程》2006,36(10):59-61
新一代具有星上处理的卫星将急剧降低地球站的复杂度,星上多载波解调(MCD)技术就是在星上分离出各个信道然后再独立解调。研究了星上多路信号即FDMA/QPSK信号的多载波技术,这是一种重要的星上处理技术,它包括频分多路信号的FFT分路算法、频偏估计、多路QPSK信号的全数字化解调算法和解调算法中的位定时恢复方法等。对主要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4.
抗窄带干扰宽带中频数字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存在强干扰条件下MSK中频数字接收机的频域窄带干扰抑制、伪码快速捕获、MSK相干解调等实现方法。具体实现中提出了基于功率估计的码捕获门限实时调整方案,解决了动态干扰条件下的快速码捕获问题。基于FPGA DSP硬件设计和软件可编程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接收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Demodulation of Gaussian Minimum Shift Keying (GMSK) using a limiter-discriminator is a low complexity alternative to coherent demodulation. This so-called digital FM demodulation is followed by clock recovery, sampling, and thresholding. Conventionally, clock recovery is done in hardware, and matched filtering is usually not possible when the Gaussian pulse is wider than a bit duration. We propose a clock recovery technique based on discrete-time processing of the demodulated baseband signal. This technique couples very nicely with a new maximum likelihood sequence estimator for the data that uses a whitening filter followed by a Viterbi decoder. The entire detection algorithm can be implemented in an efficient manner on a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are presented to show that the new algorithm performs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slicer by as much as 5.5 dB.  相似文献   
6.
提出并证明了一种群路FDMA/QPSK(频分多址/正交相移键控)信号全数字化整体解调的新方法,该方法根据信道构成特点和信号调制方式,将直接分路法和常规多相FFT(快速傅里叶变换)分离法相结合,构成了一种简化的等效多相FFT分路方法,再将输出的数字信号送到数字式解调器,实现了多载波信号的全数字化整体解调,其特点是软件和硬件结构简单、系统计算量小,且易于DSP实时实现,现已用该算法进行了32路FDMA/QPSK信号整体解调的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高码速率 DQPSK遥测信号的特点 ,介绍了一种通过数字瞬时测频来完成对高码速率 DQPSK信号解调的方法。该方法算法简单 ,处理速度快 ,误码率低 ,能够有效地抑制多普勒频率对解调的影响 ,便于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硬件实现。同时给出了解调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
模块化蓝光光存储性能静态测试系统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高秀敏  徐文东  周飞  干福熹 《中国激光》2005,32(8):127-1131
蓝光光存储是信息存储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测试系统是研究蓝光光存储材料的必备条件,为建立蓝光光存储研究平台,设计和搭建了一套模块化蓝光光存储性能静态测试系统。激光工作波长为406.7nm。系统采用调制解调技术降低系统噪声,提高测量粘度:采用光点移动模式降低对样品尺寸的要求;采用纳米平台提高记录点的反复定位性能。实验结果证明测试系统性能良好,可以满足蓝光光存储性能静态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9.
全息光学元件中编码与象质和衍射效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建川  李慎 《光电工程》1996,23(5):24-28,72
以平面波束变换为十字光束的全息光学元件为例,详细分析了HOE的相位调制、编码与解主财过程,推导出HOE的衍射效率近似解的表达式,计算出近似条件下最佳编码最大刻蚀深度值,并且对该编码方案对HOE成象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分析的结果和结论,同时对衍射效率近似解表达式的误差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套加速器高频低电平系统(LLRF)是中国ADS注入器II高频系统的原型机,其工作频率为162.5 MHz,以实现超导加速腔的幅度与相位稳定控制和谐振频率调节。该系统主要由射频前端和数字信号处理FPGA两部分组成。射频前端主要实现高频信号的上下变频和电平匹配;数字信号处理FPGA是系统的核心,主要完成射频信号幅值与相位的数字稳定控制,超导腔谐振频率控制,以及1 000 M以太网通信。在实验室环境下,对该系统进行了幅度和相位稳定度测试,相位稳定度峰峰值为±0.3°,有效值为0.09°,幅值相对稳定度峰峰值为±5×10-3,有效值为3.2×10-3,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