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4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8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Planning》2016,(7)
建筑的地域性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环境中。将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使现代交通建筑地域化、地区建筑现代化,成为建筑师广阔的创作空间,也是建筑师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2.
公交首末站作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其站务用房的建设规模一直以标准车数来衡量,这与通常情况下,建筑规模以人均建筑面积为衡量标准的惯例相冲突。为更加明确站务用房功能空间构成和建设规模,通过探讨标准车数与在册职工数之间的换算关系,并以在册职工标准值作基础,得到公交首末站建筑各功能用房的人均系数指标,最终为站务用房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公共交通建筑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空港航站楼建筑、铁路客运站建筑、港口客运站建筑、轨道交通客运站.省际长途汽车站及公交车站等建筑。对于现代化的交通建筑而言,它不仅担负着解决人流集散的重任.更是城市精神和文明的一种体现。它以安全、快捷、高效、舒适为目的,构建了人与城市和谐相处的环境。本期知识角将对交通建筑电气领域内的节能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交通科技的发展正一步步推动着交通工具的革新,从人力车、畜力车、低速汽车发展到电车、火车、高速汽车等高级交通工具,多样、高效的交通工具在不断扩张、优化,公共交通建筑在充分发挥着自身的作用,有效改善了城市居民的出行条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交通建筑的不断优化具体体现在对建筑的组织设计上,因此交通部门必须加强对交通建筑的设计投入。本文提出了交通建筑设计的必要性,从设计理念出发,进一步推了广交通建筑设计的应用,并对设计未来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设计从使用和管理的角度出发,将收费站办公和生活两种不同功能的用房独立设计,通过传统庭院的空间形式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其既严格区分又互相联系,并形成了舒适的过渡空间。同时,设计利用周围环境,采用架空、出挑等多种手法,营造出多样的、令人愉悦的亲水空间,达到了创造和谐交通建筑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地铁建筑中安全疏散能力计算的方法,对北京市轨道交通亦庄线高架车站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引用规范条文和对该线车站在最不利条件下安全疏散能力的验算,得出亦庄线高架车站楼扶梯布置能够满足地铁建筑安全疏散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康志明 《山西建筑》2010,36(17):43-45
结合当前大型铁路旅客站房的发展趋势和对空间的多功能需求,对新时代铁路交通建筑的空间营造进行了探讨,分别从现代化交通枢纽的构建、空间的易识别性、空间尺度、照明设计等方面阐述了铁路交通建筑的空间设计,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8.
以三大力学为基础,对建筑结构体系进行了分析,着重对拱结构体系应用于大跨度空间的建筑造型进行了研究,说明了拱结构体系的特点,为创造出独特的交通建筑造型研究做好坚实的铺垫。  相似文献   
9.
现批准《交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243--2011,自2012年6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6.4.7、8.4.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0.
顾冰 《建筑创作》2011,(2):58-63
宽广开阔的航站楼里,匆匆而行的旅客走错了方向,转个大圈发现正确方向的指示牌一直躲在暗暗的角落,心情不仅是急躁,更是懊恼……火车已然到站,穿过一条狭窄、陈旧、阴暗的通道,游客初到的欣喜转而低沉,那些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是否也有瞬间的失落和迷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