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7篇
化学工业   6篇
建筑科学   193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56篇
水利工程   8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理 《城乡建设》2003,(9):64-65
当人们问我最喜欢什么地方时,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大理”。依我看,这里简直就是人间天堂,是云南这颗王冠上的一颗宝石,是许多游客流连忘返的地方。这里的海拔高度是1900米,全城坐落在由沃土平原到洱海的斜坡地带。洱海的水最终注入湄公河,即澜沧江。  相似文献   
2.
彝族火把节     
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佳节之前,各家都要准备食品,在节日里纵情欢聚,放歌畅饮。火把节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成群结队行进在村边地头、山岭田埂间,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角。远处望去,火龙映天,蜿蜒起伏,十分动人。最后青年男女会聚广场,将许多火把堆成火塔,火焰熊熊,人们围成一圈,唱歌  相似文献   
3.
苗寨具有极高的自然、历史、人文及经济价值,保护开发利用当前村落资源,发展地域经济文化,提高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苗寨村落民居建筑是我国重要的民居建筑形式之一,在一些地区如果再不采取措施,这些传统聚落和乡土建筑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重庆彭水罗家坨苗族特色村是现今保存较完整的乡村聚落,在此通过对罗家坨村落现状的分析研究提出现存问题及保护措施和发展探索。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9)
娜允古镇属于能够较完整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小镇。从中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处,人离不开自然,依赖于自然这种纯朴的自然生态观。这种朴素的生态观,铸就了傣族敬畏自然、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心理,使其能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始终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23)
孟连傣族的自然崇拜是从原始社会延续下来的多神崇拜。其内容包括选举召芒、祭祀地方神祗、农耕祭祀、生殖传播和祭祀寨心等,体现了王权与神权的统一,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以村寨为依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12):6-7
傣族传统口功治疗,是傣族民间传统疗法之一。笔者主要对傣族传统口功治疗的功能进行分析,认为其具有疾病治疗的实用功能、社会调和功能以及文化传承功能。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2)
本文以2010年云南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中初中生佤族、傣族低血红蛋白检出率数据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云南省初中生佤族、傣族低血红蛋白检出率的统计和分析,从而发现云南省初中生佤族、傣族贫血患病情况的发生规律和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为云南省教育和医疗卫生部门对少数民族地区贫血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小斌 《华中建筑》2013,(1):157-160
中国各少数民族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生态景观和容易取得的建筑材料是构筑少数民族村寨建筑形态与营建工艺的重要物质基础条件。西南、华南、中南、东北、西北地域的少数民族村寨都是如此。同一族群在不同地区或在同一地区,如行政区划的地区,但处于不同纬度、气候环境生态资源条件之中,或因其身边的建筑材料有限,就会采取不同的建筑形态和材料、结构技术模式,从而形成多样化体系结构与民族建筑的营建策略。各地域少数民族民众长期生活的民居营建经验是不断积累和提高的,在此过程之中,其适宜自身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族群的价值认同始终是他们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罗哲文 《古建园林技术》2011,(1):32-32,33-35
一、积极地抢救历史小城镇小城镇伴随着人类从“野蛮社会”即原始社会后期进入了“文明社会”,走过了大约六、七千年的历程,至今仍然大量存在着。六、七千年的文明史,人类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满载着人类发展历程文明财富的小城镇如不注意保护就会在城市化、现代化的冲击下面临着“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10.
4历史     
《建筑师》2012,(6):116-118
41关西新围——围屋建筑中的一颗明珠(组图)来源:大江网;4.2江苏8座运河城市总结申遗经要少搞仿古建筑来源:现代快报;4.3距郑40公里潜伏明清建筑群村寨隐藏300多闰古民宅(组图)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