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1篇
电工技术   543篇
综合类   63篇
化学工业   103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68篇
建筑科学   1030篇
矿业工程   93篇
能源动力   50篇
轻工业   51篇
水利工程   116篇
石油天然气   185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2篇
冶金工业   32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3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3.
该文以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227 m深海采矿船为例,阐述了中压系统在船舶上的运用,介绍了中压电缆的特性和敷设要求,研究了新型船用中压电缆导轨的制作、安装方法,解决了中压电缆敷设过程中弯曲半径的问题,同时探讨了其对保护电缆和减少施工工作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粤东LNG线路施工E标段水网地区沉管下沟施工技术、管理和应急措施等。  相似文献   
5.
在电信技术发展的今天,作为新技术的微型光缆的制造和应用正成为市场的热点。四川汇源光通信公司开发研制的气吹安装用微缆,路面微槽光缆和利用排水管道敷设光缆已进入实用化阶段,气吹安装用微缆已应用福建移动试验段,路面微槽光缆和利用排水管道敷设光缆已在公司内部完成产品和安装测试并取得成功。本文介绍了三种光缆的结构和特点。安装方法及其对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电气安装工程施工中,由于没有严格地执行相应的国家标准,导致一些常见的通病出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概率理论,把开门事件视为随机事件,并按离散型随机变量理论进行了描述。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规律,即X-B(n,p)。据此,提出了影响开门数量的各主要因素。分析了把开门数只看成与建筑物层数有关和按〈20层,取开门数N=2,20层-32层,取开门数N=3两个档次所带来的弊端,文章分别按建筑物的单个门M1(或M2)开启的概率P1(M1、M2分别为走道与前室及前室与楼梯间的门)和两个门M1与M2同  相似文献   
8.
1 冬天定时烧毁前级放大器保险海西市有线电视系统前端至河滨路有一段干线如图 1所示。图 1由于在前期施工的过程中 ,该路段没有合适的杆路可用 ,于是将“干放”A至“用放”B之间的SKY - 12电缆架设在水电厂输出的万伏高压杆之上。当时在夏天施工并没有发现这条线路有什么不妥 ,可是到冬天的每日 6时左右 ,“干放”A的保险动辄烧毁 ,开始认为是该放大器保险太小所致 ,将保险从 1A增大到 3A ,直到有一天接到水电厂有线电视用户投诉 :他家用户盒带电 ,且已烧毁。才查知故障原因是万伏高压线产生的交变磁场。冬天 6时左右 ,市区各单位…  相似文献   
9.
1一般规定(1)光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施工过程中不应小于20倍。(2)布放光缆的牵引力应不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80%。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得超过光缆允许张力的100%。主要牵引应加在光缆的加强件(芯)上。  相似文献   
10.
《艺术与设计》2007,(11):112-119
地点不仅仅是建筑自身概念的组成因素之一,而且是建筑的具象物体与抽象理论的基础。通过搜集地理位置周边信息,将其与地点融会起来,建筑才得以超越了物理需求和功能需求。建筑应该是对风景加以诠释,而不应过多“挤入”风景之中。建筑和周围风景之间,应该存在着一种身临其境的联系,一种超自然的联系,一种诗情画意般的联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