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7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21篇
化学工业   22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493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23篇
轻工业   93篇
水利工程   88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72篇
冶金工业   25篇
自动化技术   50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梅州传统客家民居是中国古民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梅州传统客家民居的主要建筑材料青砖和瓦的表观密度、吸水性、抗冻性、隔音等物理性能进行测量与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梅州传统客家民居的建筑材料中青砖和瓦具有致密性好、吸水率低、抗冻性强、隔音效果优等物理特性。  相似文献   
2.
徐恺 《建筑与文化》2020,(8):102-103
南浔现存的传统民居中,有一部分传统民居在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将民居中最后一进院落改为两到三层的洋房,成为传统民居在历史变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围绕南浔古镇张石铭故居这一保存完好的案例展开研究,还原张石铭故居在清末民初时的演变过程,分析了此类传统民居在当时的背景下做出如此改变的深层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文章明确了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对于传统民居演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胡云 《建筑》2002,(8):46-48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创造人类生存环境的建筑经验。民居作为传统建筑内容之一 ,是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建筑形式 ,也是最基本最大量的建筑形式 ;因其分布之广、数量之多 ,且又与各地域人民日常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故而它具有较明显的地方特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我国地域广袤、地形气候复杂多变 ,不同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 ,和各民族不同的历史传统、社会心态、人文条件、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等 ,应运而生了丰富多彩的民居形式。它们在平面布局、结构形式、外观造型和细部刻画上存在着显著的差…  相似文献   
4.
广西桂北山区传统民居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桂北山区干栏楼居的历史、现状,就如何改建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对陕西省关中地区传统窄院民居的形成,平面与空间的构成特点,外观形态以及地方材料的合理运用等进行了归纳,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齐欣 《照相机》2007,(2):63-64
每趟微南之行,身心都像被洗刷一次,又宛如美梦一场。尤其深秋,微乡满目色彩缤纷,一派金黄。摄影人真的从内心感谢大自然,把独特的色彩赐给了秋天。本文所配图片以秋叶掩映的微州民居为对象,通过诗画般的表现形式,表达作者对微境秋意的理解,着重谈谈拍摄“徽居·秋黄”的六个要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建设大规模地向城市的外围扩张,与此同时传统历史街区的保护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西安这座十三朝古都而言.规划的保护重点一直是历代王朝的宫殿、社稷以及位于城市建成区的传统街区及传统民居.而对于城市总体格局的沿袭只是流于形态上的保存。如何真正以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为手段.从城市整体入手.实现城市文化及经济的复兴.实现古城的活力复兴.一直是潜在的、深刻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9.
10.
《小城镇建设》1998,(11):7-7
通知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农牧民居住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目前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以及混合结构、砖木结构住房所占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小康目标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此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加快农牧民住宅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加快发展农牧民住宅建设,既是实现小康目标的要求,也是开拓农村牧区消费市场,拉动整个经济增长的需要。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虽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