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9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44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4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TM资料测量毛乌素沙地面积的方法和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25万陆地卫星TM资料和地形图,在GIS支持下,建立毛乌素沙地图形数据库,对毛乌素沙地目前流沙分布的范围进行了调查研究。重.资、介绍了利用陆地卫星TM资料对毛乌素沙地的面积进行测童计算的技术和方法,给出了最新测贡得到的毛乌素沙地全区总面积和分布于各旗县的沙地面积数据。  相似文献   
2.
根据南方风沙化地自然及气候的特点,提出并讨论了在风沙化土地区营造防风固沙林;建立沙地果业基地;发展沙区畜牧水产业;搞好沙地蔬菜生产;完善农防林体系建设,发展沙区工业等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沙区干旱、风沙大的特点,对沙地节水农业高产、高效综合技术模式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整套沙区治害与致富,短期与长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结合的模式。为有效地控制沙漠化,大面积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沙区资源、促进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半干旱半荒漠地区沙柳周边土壤水分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与植被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系统中两个相互依存和影响的重要因素.土壤水分是影响沙地植被稳定性的决定因素之一.通过对半干旱半荒漠地区主要植被沙柳根系发育区域内土壤水分的测定,分析了植被周围土壤含水量在水平、垂直方向的变化规律以及土壤含水量与日照、降雨、沙坡位置等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降雨引起沙地表层土壤含水量增加;65 cm深度土壤含水量偏小;根系的分布使得植株下方土壤含水量减少;土壤水分和植物根系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高靖 《国家电网》2012,(3):34-36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在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南缘的交界处,也是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榆林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有着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和我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  相似文献   
6.
对滨海沙地木麻黄人工林群落的能量现存量、能量归还量、能量净固定量、太阳能转化率以及能量释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存生物量总量为152.60t/hm2;各组分生物量分布为干>根>枝>皮>叶>枯枝>果干重热值顺序是果>叶>枯枝>根>皮>枝>干;木麻黄人工林中能量现存量为2 986.92×106kJ/hm2,凋落物的归还量14.17t/hm2a,能量年净固定量为196.80×106kJ/hm2a,太阳能的转化率0.90%.  相似文献   
7.
圆葱不宜连作,也不宜与葱蒜类蔬菜作物重茬;适宜疏松透气,土质肥沃且排灌方便的沙地土种植。  相似文献   
8.
耐盐、耐旱、固沙地被——单叶蔓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村  王慧梅 《园林》2008,(5):65-65
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var.simplicifolia)又名蔓荆子,系马鞭草科、牡荆属落叶小灌木.它不仅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繁殖容易等特点,而且是优良的地被植物,也是沙荒绿化的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9.
以江南圩田为研究对象,文章阐释在风景园林生态的语境下,以生态系统服务效能为"法",以空间形态为"式",有法有式,有律可循的观点。通过"水—绿—人"三者的关系,进行传统江南圩田原生空间形态的整体解读,剖析其间蕴含的8个维度的生态系统服务,反思当下圩田地区建设过程中的冲突与矛盾,进而探讨传统江南圩田生态智慧对当代圩田地区发展与规划实践给予的启示:"顺水而为"适度改造自然的理念;形成三生融合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以及与水相协调的传统社会治理系统。  相似文献   
10.
树种含水率、热值、灰分、着火温度等理化指标对其燃烧性起重要作用,可影响森林火灾发生难易程度、燃烧速度、强度和能量释放大小等,也是筛选防火树种的重要依据。以毛乌素沙地21种主要树种为研究对象,以各树种含水率、热值、着火温度、粗脂肪、灰分值为数据基础,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燃烧性综合排序。研究结果:(1)乔木树种燃烧性由大到小排序为:云杉、樟子松、侧柏、油松、河北杨、杏树、合作杨、新疆杨、火炬树、刺槐;灌木树种燃烧性排序为:沙地柏、沙柳、柠条、野樱桃、花棒、沙蒿、踏郎、紫穗槐、红瑞木、水蜡、沙棘。(2)乔灌树种燃烧性排序可知,强抗火树种:新疆杨、火炬树、刺槐、紫穗槐、红瑞木、水蜡、沙棘;可抗火性树种:油松、河北杨、杏树、合作杨、野樱桃、花棒、沙蒿、踏郎;弱抗火性树种:云杉、樟子松、侧柏、沙地柏、沙柳、柠条。树种燃烧性排序可为毛乌素沙地内抗火性树种筛选提供科学依据,预防和降低该区域火灾发生频率,保护沙地内生态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