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14篇
  免费   494篇
  国内免费   158篇
电工技术   1493篇
综合类   706篇
化学工业   786篇
金属工艺   50篇
机械仪表   857篇
建筑科学   5999篇
矿业工程   298篇
能源动力   2635篇
轻工业   559篇
水利工程   242篇
石油天然气   301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4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34篇
冶金工业   171篇
原子能技术   202篇
自动化技术   188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322篇
  2022年   264篇
  2021年   282篇
  2020年   369篇
  2019年   323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399篇
  2014年   920篇
  2013年   809篇
  2012年   881篇
  2011年   1031篇
  2010年   902篇
  2009年   987篇
  2008年   1044篇
  2007年   815篇
  2006年   709篇
  2005年   725篇
  2004年   669篇
  2003年   656篇
  2002年   529篇
  2001年   434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275篇
  1998年   292篇
  1997年   248篇
  1996年   227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178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乡村产业中的化石能源设备逐渐被电能技术替代,引起了乡村负荷波动增大、部分时段产生集中高负荷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将低品位清洁能源应用至乡村的茶叶生产中,针对烘茶全过程的工艺要求提出了跨临界CO2热泵烘茶技术;并以某茶叶生产乡村为对象,对其代表台区的全年日用电量及产茶日负荷进行了分析,得出采用CO2热泵烘茶后其负荷得到大幅度削减,整体可降低至原负荷的39.6%~46.8%,峰值负荷与平时负荷的比值由原本的13.6降至5.4~6.2。跨临界CO2热泵应用至农产品生产中可有效缓解乡村供电压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发展,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市供热需求并全面落实国家生态保护、清洁供暖、可持续发展等政策,减少城市环境治理的压力,城市供热热源逐步远离城市,形成许多以长距离供暖和大规模供热为特征的长距离供热管线.由于热源和城市的位置关系,长距离供热管线往往会穿越复杂的障碍区域.以富拉尔基发电厂向齐齐哈尔市长距离供热管网项目穿越行洪区段管网作为案例,从管线穿越障碍区域设计、防洪设计及施工便道设计三个方面对供热管网穿越行洪区时的难点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3.
张迪  杨刚  刘冬鹏  张小玲 《化工学报》2020,71(9):3995-4005
高温热泵可以有效回收工业余热,达到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目的。目前,有关高温热泵技术的研究热点在于寻找一种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低、使用性能良好的工质,以替代现有CFC-114、HFC-245fa工质。对新型环境友好型工质HFO-1234ze(Z)进行了综述,其GWP<1,临界温度高于423 K,是一种潜在的高温热泵替代工质。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HFO-1234ze(Z)的合成技术、热力学性质、输运性质、传热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并分析了HFO-1234ze(Z)在高温热泵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认为HFO-1234ze(Z)在高温热泵中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种类空压机的应用情况、工艺流程、余热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空压机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系统。主要介绍了喷油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方案和离心空压机余热回收方案,阐述了空压机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系统的技术原理,并以某空压机站为例,对喷油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方案进行经济性分析,结合喷油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案例和离心空压机余热回收案例,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对空压机的余热回收利用及节能减排工作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6.
7.
郭栋才  盛强  杨鹏  徐捷  王泽  杨波  曹娇坤 《化工学报》2020,71(z1):404-410
部分空间科学实验对环境温度有较高的要求,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空间科学系统能够提供的热沉温度,需要有可靠有效的加温降温处理措施。使用可靠性强的热电制冷片作为制冷制热方式和气液换热器二次换热来实现环境温度控制的需求,并对不同流体温度制冷制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体温度和目标温度差越小,热电制冷制热的效果越好。在环境温度制冷工况中,热电单元数量随电流增加先减少后增加,在制热工况中则单调递减,设计中需按照制冷工况进行热电单元数量的确定。当流体温度接近制冷制热的目标温度时,会出现整个系统总效率优于热电系统效率的区间。通过对热电单元和气液换热器的组合系统的性能计算,提供一种适于热电环控系统的计算方法和部件选型思路,对空间站环控系统的设计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低温余热供暖是重要的清洁供暖技术途径,但余热资源与供暖负荷的匹配受时间、空间、 温度、产业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深入研究能够提供长期、有效、稳定供暖的低温余热 资源。 通过深入分析影响低温余热供暖的主要因素,基于情景分析法对可用于供暖的低温余热 资源潜力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2017 年,北方地区可用于供暖的低温余热资源约为62.26× 106t标准煤,可供冬季取暖面积约为8.12×109 m2,其中80℃以上的低温余热资源量约占可用 于供暖的低温余热资源总量的25.2% 。 到2020 年和2030 年,可用于供暖的低温余热资源量将 分别为68.98×106t标准煤和66.49×106t标准煤,可供取暖面积分别为12.14×109m2 和11.70× 109m2。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工业七塔精馏过程进行全流程建模与模拟,优化工艺参数,研究了新的精馏节能工艺。对一甲塔等7个精馏塔采用双因素水平的灵敏度分析,考察了塔釜采出率、回流比、进料位置和塔顶压力对产品浓度和热负荷的影响,确定一甲塔最优的工艺参数:塔釜摩尔采出率为0.92,摩尔回流比为130,塔顶压力为0.18 MPa,总理论板数为400,在210块理论板位置进料。在此基础上,针对高能耗的脱高塔/脱低塔,模拟研究了双效精馏新工艺,新工艺可节省39.70%的年总成本;针对一甲塔模拟研究了热泵精馏新工艺,新工艺可降低41.42%的年总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