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7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104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219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33篇
水利工程   24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14篇
自动化技术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上世纪60年代《模糊数学》这门学科在美国的诞生,自然界中大量的“模糊”现象得到定量的描述和处理。而属于社会学范畴的灌区与用水户(农民)之间的矛盾,由于农业用水不可能像供电和城市供水那样严格计量,其矛盾在此期间则有愈演愈烈之势。为此人们又发明了用水户协会——这种把农业供水矛盾“模糊”到协会内来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社会学讲求赋予数字以社会意义,也只有依据具有社会范畴意义的数据,才能够解释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进而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发展。当一系列的调查统计数据所显示的结果与制造业信息化状况及合理性基本趋于一致、认知与事物发展表现出一致性和趋同性,分析表明,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制造业信息化矛盾的暴露期与转折期。  相似文献   
3.
工业化时代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滞后于后福特主义生产模式对劳动者的需要。混合式学习模式在最近二十年发展起来,具有知识载体的多元化、知识获取的易得性,以及知识形式的丰富性等显著特征。在社会学的课程实践中,运用混合式学习模式,将赋权学生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精心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市民化既是一种结果,也是一个过程.本文根据从时间上按照市民化意愿需求与制度供给的关系进行阶段划分的研究视角,基于安徽省H市的实地调查经验,通过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推进过程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障碍,从社会组织赋能的角度提出了匹配不同市民化阶段的对策.研究发现,在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之前,其农村利益是否得到保障、城乡文化的差异以及留守人员的民生问题成为阻碍他们进城的主要障碍.在进入城市之后,首当其冲的是民生问题,另外其社会、人力和心理资本过低也成为阻碍其市民化的几个障碍.在此期间社会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支持项目匹配不同市民化阶段的农业转移人口,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满足诉求、化解矛盾、扩展社会交往并实现基层治理秩序,最终达到"城镇融合"的理想状态,完成市民化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时尚学:时尚研究概述>(Fashion-ology:An Introduction to Fashion Studies)一书的前言部分,概括了书中的一些主要观点.作者认为应该将对时尚的研究与对衣着的研究区分开来.时尚无关服饰,它只是一种信仰.她主张应该把时尚研究列入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范围内,并介绍了人们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历史学、艺术史、文化人类学和经济学等领域对时尚的研究.她所提倡的时尚理论认为,对时尚的研究应该从时尚系统入手,研究它整个运作过程中的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6.
新制度主义首先出现在经济学领域,然后扩展到政治学和社会学,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学方法论。本文试图描述社会学制度主义学派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及它所关注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主导社会范式是变化的,而对它的变化原因的探讨很少,从环境社会学角度的分析就更少了。本文主要从主导社会范式的变化角度,通过对其变化的环境原因的思考,进行了广泛的环境社会学分析。得出了主导社会范式的变化主要是由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对这种环境变化做出以人为中心的反映而引起的,并在社会中有较为广泛的表现。体现在人们对社会的发展模式的争论上。启示人们要重视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同时也要求人们在提出发展模式时要充分考虑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程鹏立,男,1977年生,安徽池州人。河海大学和美同华盛顿州立大学联合培养社会学博士。现为重庆科技学院社会学系副主任(主持工作),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移民社会学等。现已出版学术专著1部(合著),发表CSSCI,核心期刊等收录论文10余篇。目前主持同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重庆市社科规划博士项目1项,横向项目2项。曾经或正在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  相似文献   
9.
程鹏立,男,1977年生,安徽池州人。河海大学和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联合培养社会学博士。现为重庆科技学院社会学系副主任(主持工作),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移民社会学等。  相似文献   
10.
在需求工程过程中,引入组织学和社会学的思想和抽象概念,将软件系统视为一个组织或者社会,对软件系统进行描述、分析、建模。在需求过程中引入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将系统分解为成员、角色、环境、组织,用层次化的组织结构对系统的关键要素:成员、角色、交互、规则、目标、环境自上而下分解为层次子系统,将子系统关键要素映射为需求过程中具体的需求活动,用具体的需求活动及需求任务实现子系统功能,同时,对子系统及具体的需求任务进行聚集,得到系统全局组织结构,实现软件系统整体功能,为需求工程过程提出一种新的、自然的建模方法和形式描述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